国粹京剧 三峡京剧协会梨园书社联谊活动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听著名京剧学者封杰讲述《京剧名宿访谈》背后故事和国家京剧院院史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74号1幢,是和国家京剧院合作,旨在推广京剧文化,宣传京剧艺术,打造“泛京艺”文化交流,共同开办的面向大众的公共阅读空间。空间内设公共阅读区域,影音体验区域和“京剧”剧本深度体验区域。

        7月9日和7月17日两个周,三峡集团京剧协会宜昌分会会长黄俊策划下,宜昌票友曾宇和北京分会会长王琳、韩建、白灵,两地票友在北京护国寺京艺空间·梨园书社举行京剧联谊活动。本次联谊雅集邀请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罗娟老师、琴师王媛媛老师,以及京剧学者、《中国京剧》杂志编辑部主任封杰老师共同参与。

        插曲:在小编请封杰老师为他所写的《京剧名宿访谈录》一书签名时, 他却谦虚地拒绝了,说:“这不能算我的书,是老前辈们讲述的。"

        在人民剧场参观国家京剧院京剧艺术展陈馆,有幸聆听封杰老师讲解国家京剧院辉煌史及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李和曾等先生的艺术风格,带领大家共同领略殿堂级艺术家的风采。

        随后, 来到京艺空间·梨园书社举行联谊,王媛媛老师操琴演奏梅、程、荀派,各位京剧爱好者纷纷亮嗓展示,演唱京剧各流派名段,相聚一堂。罗娟老师还针对演唱者进行了指导。琴瑟和鸣,彼此切磋,共赏皮黄雅韵。

        本次活动是与京艺空间梨园书社一次戏曲与文化的深入交流,专业与票友相聚的乐趣。双方的合作是“请进来”“走去”的完美结合,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京剧艺术进一步走向大众的方向。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