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人民医院京剧票友社丰富辖区暑期生活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人民医院京剧票友社丰富辖区暑期
国粹京剧   2022-08-31 09:56:12 作者:郭亚秀 王倩 来源:长江云 文字大小:[大][中][小]

传承传统文化,国粹浸润童心

        “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了锦绣江南鱼米乡。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岂容日寇逞凶狂……”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辖区人民医院京剧票友社资源的作用,丰富辖区青少年暑期生活,8月14日上午,武汉市武昌区黄鹤楼街道读书社区在人民医院片区党群服务驿站开展 “国粹京剧传承非遗·京剧启蒙进社区”特色主题活动。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国粹之一,有“国剧”之称。2006年,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活动中,人民医院京剧票友社负责人从京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唱腔、角色以及历史演变等多个方面,向青少年们开启了京剧科普大门,京剧念白的韵味与抑扬顿挫,让参加者感受到京剧的魅力,不自觉的跟着哼唱起来,京剧老师趁热打铁,带领孩子们学习《军民鱼水情》。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老少同台,一同演绎红色经典《军民鱼水情》。其后小朋友们还主动上台分享了自己与京剧邂逅的家庭小故事,将清廉家风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流转千年的非遗文化,如今走进社区,进入百姓生活,在社区和百姓家庭生根发芽。

        随后,在票友社的老师们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选取自己喜欢的颜色,素描勾勒,彩色填充。原本空白一片的脸谱,被赋予了个性独特的样子。现其乐融融,氛围温馨有爱。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