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京剧演员李保良差点去当流行歌手​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京剧演员李保良做客《花漾剧客厅》 差点换小号去当流行歌手

        他是台下的“叛逆者”,也是台上的“创造家”,戏曲六十载,岁月淬炼展锋芒。今天21:30山东卫视《花漾剧客厅》讲述京剧演员李保良的人生故事。

        李保良,国家一级演员,济南市京剧院副院长,6岁跟随父亲习丹青、学皮黄,9岁正式学戏。他的演唱取诸家之长,融会贯通并加之创新和发展,扮相英俊洒脱,功底扎实,嗓音高、亮、宽,是京剧舞台上难得的艺术人才。

        五十多年的戏曲生涯,李保良的艺术道路看似一片坦途,其实也曾遇到过重大矛盾与抉择,一度想过放弃京剧走流行歌曲的道路。1978年京剧传统剧目恢复,已经学了七八年戏的李保良突然发现自己成了门汉。因为从接触京剧开始,听到的、学到的都是样板戏,“本来你觉得自己再努努力就是角了,但是突然发现,你连龙套都跑不了”。

        演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李保良把这句话当成了勉励自己的警言,给他带来这句金玉良言的是恩师欧阳中石。

        李保良学戏道路上得到过多位名家、大师的指点、教导,但真正磕头拜师的只有欧阳中石一位。中石先生以书法闻名,很多人不知道,他还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悉啸伯先生的嫡传弟子。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济南人,除了对传统剧目的继承,李保良还创作演了《大舜》《辛弃疾》《邓恩铭》等多部新编京剧,在戏曲舞台上传播泉城文化,成了如今李保良最重要的事情。

        尤其是《辛弃疾》的创作,从2000年到2008年八年磨一剑,李保良遍访名家,阅尽典籍,稿子改了无数遍,导演换了五次。在不懈地坚持下,他对辛弃疾角色的把握越来越纯熟,对辛弃疾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