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的文化价值和制作方法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文化价值
  • 泥塑文化价值

    中国泥塑艺术,早在原始社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土的一尊年代久远、形体完整的彩塑泥兽,据专考证为春秋早期的珍贵文物。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约在公元前四七五年以后,秦汉雕塑出现了浑厚、朴拙、流动的风格—像秦《秦始皇兵马俑》汉《霍去病墓》,它们表现了大气磅礴、朴拙含蓄的艺术造形。

    泥塑的文化价值和制作方法

    两汉以后由于佛教的传入,人们因响往乐土而大兴寺院、石窟,于出现了大同云冈、洛阳龙门、敦煌、麦积山等佛崖。公元七至九世纪的隋唐时代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敦煌、麦积山的泥塑大佛,唐十八陵石刻,洛阳龙门石佛都体现了精美的艺术造型。

    从五代十国一直到清,随著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作为造型艺术的雕塑逐渐走向世俗化。盛唐时期的雕塑和绘已不多见那些大的菩萨像。「经变」题材的雕塑和绘画日见增多。

    泥塑的制作方法

    泥塑的基本用料

    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蜂蜜等。

    泥塑的模制

    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

    脱胎

    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猜你喜欢

    丝带绣的制作方法 丝带绣的文化价值

    丝带绣的制作方法丝带绣感觉入手难的问题,两者绣法不同,十字绣绣法比较简单明快,就那几种绣法,所以,大多数绣亲们,认为十字绣好学易上手,而丝带绣绣法有二十多种绣法,尽管每个产品里

    2022-07-23

    水晶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水晶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有哪些?据《本草纲目》记载:水晶“辛寒无毒”,主治“惊悸心热”,还能治疗“肺痈吐脓,咳逆上气&r

    2022-07-23

    双面绣的制作方法和文化价值

    双面绣的制作方法一、绣时将线尾剪齐,从上刺下,再在离针二三丝处起针,将线抽剩少许线尾,下针时将线尾压住,连线几次短针,将线尾藏没,使正反两面都不露线头。二、绣时把针垂直,不刺破

    2022-07-23

    树脂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有哪些?

    树脂工艺品的文化价值有哪些?树脂工艺品是指既实用又艺术化的物品,是以树脂为主要原料,通过模具浇注成型,制成各种造型美观形象逼真的人物、动物、昆鸟、山水等等,并可制成各种仿真效果

    2022-07-23

    瓯绣的文化价值有哪些?瓯绣的制作方法

    1979年,温州匝绣厂职工用彩色丝线100多种,针法20多种,绣成高1米、宽4米巨幅绣品《红楼梦·十二金钗图》,造型生动,堪称瓯绣代表作。在香港展出时,观众踊跃。

    202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