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界的“通天教主”王瑶卿简介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京剧
  • 通天教主
  • 王瑶卿
  • 王瑶卿(1881-1954年),字稚庭,号菊痴, 9岁开始学艺,师从多名京剧大师,广泛吸取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营养,形成他自己的“王派”。

    王瑶卿的唱腔清丽俏润、爽利清朗。他的念白功力也很深,被誉为“哀梨并剪”,意思是听起来就像吃“哀家梨”那样甘美爽口,又像使用古称并州的山西太原的名产并州剪刀那样锋利称手。

    王派代表剧日有:《汾河湾》、《南天门》、《珠帘寨》、《福寿镜》、《苟灌娘》、《木兰从军》、《万里缘》、《棋盘山》、《孔雀东南飞》、《玉堂春》、《穆柯寨》、《庚娘传》、《五彩舆》和《琵琶缘》等。

    在京剧史上,角唱大轴,王瑶卿是第一个;旦角挂头牌,王瑶卿是第一个;旦角创流派,王瑶卿也是第一个。他塑造的许多舞台人物形象鲜明动,如《十三妹》中的何玉凤、《木兰从军》中的花术兰、《万里缘》中的胡阿云等,无不是京剧史上的经典。

    王瑶卿又是一位杰的京剧革新家。在王瑶卿之前的青衣,只重唱不重做,一味地“抱着肚子苦唱”,在台上很死板,而青衣、花旦和刀马旦又不准兼演,作为一位颇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大家,王瑶卿在继承前人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地将青衣、花旦和武旦融为一体,因为青衣又名“青衫”,所以在“青衫”和“花旦”中各取一字,便创造了这一新的旦角行当,谓之“花衫”。

    他开创了旦角表演的崭新天地,属于花衫范畴的剧目及代表人物有:《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汉明妃》中的王昭君、《锁麟囊》中的薛湘灵、《红楼二尤》中的尤三姐等等。

    王瑶卿还注重从创造完整的艺术形象出发,在剧本、表演、唱腔上锐意出新,同时也非常注重革新造型艺术,从不忽视化妆、服饰、鞋履和道具等细节的设计和运用。

    比如,《宝莲灯》里“二堂舍子”一,王桂英的上场,原来的演法是在刘彦昌唱“后堂内请出儿的娘亲”,沉香和秋儿合念:“有请母亲!”后,王桂英在里面唱:“后堂内来了我王桂英,站立在屏风后侧耳听”,然后猜测为什么叫她出去。王瑶卿认为这样不合情理。因为既然是被请出来,那么就直接可以问丈夫和儿子什么事情,何必还要站在屏风后面侧耳听呢?更不必自己在心里猜测原因了。

    于是,王瑶卿的演法是刘彦昌唱完,王桂英就上场,唱:“后堂内来了我王桂英”,使剧情衔接顺畅而合理。

    又如,《打渔杀家》里萧桂英的扮相原来是头戴渔婆罩、身披云肩,像个村姑。王瑶卿认为这样并不符合她渔家姑娘的身份,所以改为戴草帽圉、穿蓝布女茶衣,这样就像渔姑了。从此这个戏成为经典。

    猜你喜欢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

    国家京剧院王越荣获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王越,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工铜锤花脸,宗裘派。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戏曲领军人才。民盟盟员。师从窦国启、何

    2025-05-22

    现代京剧《超级外卖》首演暨葛宇航烈士牺牲15周年纪念活动在聊城举行

    缅怀烈士功绩,弘扬“宇航精神”。5月14日下午,现代京剧《超级外卖》首演暨葛宇航烈士牺牲15周年纪念活动在聊城市京剧院举行。葛宇航烈士父亲葛令森、母亲高艳出席活动。国内首部消防

    2025-05-15

    福建京剧院武生李哲赴沪“竞梅” 折子戏专场

    ”近日,福建京剧院武生演员李哲以“武韵风华”京剧折子戏专场竞逐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京剧折子戏专场于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精彩上演。据悉,李哲以《林冲夜奔》《十八罗汉收大鹏》及新编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