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四大名旦都是谁?他们是谁评出来的?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京剧
  • 四大名旦
  • 京剧四大名是指曾活跃于京剧舞台上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和旬慧四位京剧表演艺术家。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行了一次“首届京剧旦角名伶评选”的公开选举活动,评选结果揭示:第一名是梅兰芳的《太真传》,第二名是尚小云的《摩登伽女》,第三名是程砚秋的《红拂传》,第四名是旬慧生的《丹青引》。就这样前四名剧中领衔挂头牌的主演,当选为京剧“四大名旦”。从此,四大名旦的盛名传遍全国,“人气”越来越旺,成为中国戏曲旦角艺术的代表人物。

    京剧四大名旦之梅兰芳

    梅兰芳曾拜陈德霖等为师,8岁学艺,11岁登台。他功力深厚,文武昆乱不挡,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流畅大方,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

    梅派的代表作人们都耳熟能详,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抗金兵》、《游园惊梦》等,还把豫剧《穆桂英挂帅》移植为同名京剧,成为他的代表作。

    京剧四大名旦之尚小云

    尚小云,名德泉,字绮霞,直隶(今河北)人,属汉军旗籍。尚小云嗓音宽亮圆润,运用自如,表演独具特色,于妩媚中见阳刚,于娇柔中见刚劲,被世人称为“尚派”。他的代表作以巾帼英雄、女中豪杰为多,如《昭君塞》、《祭塔》等。

    京剧四大名旦之程砚秋

    程砚秋早年得到文人罗瘿公等的帮助,又拜梅兰芳为师,更受王瑶卿的教导和点拨。勤奋好学资质聪颖的他在众人的指点下艺术修养日渐提高,逐渐唱出了自己的风格,开创了“程派”。

    程派注重唱,在唱腔上别具一格。程派剧目非常丰富,传统的有《武家坡》、《贺后骂殿》、《三击掌》、《玉堂春》、《汾河湾》等侧重唱工的青衣戏,他还编演过很多描写旧社会下层妇女悲惨遭遇的戏,如《青霜剑》、《荒山泪》、《春闺梦》等。

    京剧四大名旦之旬慧生

    旬慧生是王瑶卿的弟子,在其门下学习青衣,当时的名伶如余叔岩、杨小楼也曾多次亲自指点他,练成了深厚的功底,在此基础上,他对京剧的传统技法有所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旬派。

    荀慧生擅长表演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他的唱腔委婉动听,俏丽多姿,声情并茂。他的表演熔青衣、花旦、闰门旦、刀马旦表演于一炉,感情细腻,活泼多姿。他的代表作有《玉堂春》、《钗头凤》、《金玉奴》、《旬灌娘》等。

    前人对四大名旦有这样的一字定评:梅派讲究“样”——雍容华贵、典雅大方;尚派讲究“棒”——歌舞并重、昆乱不挡;程派讲究“唱”——深邃曲、幽咽婉转;旬派讲究“浪”——柔媚活泼、清新流畅。四大名旦以各自的风格特色,各自的代表剧目,形成了四大流派,改变了当时京剧舞台上老生唱主角的“天下一统”,形成了旦角挑班唱戏的新局面,创造了京剧舞台争奇斗艳、绚丽多姿的鼎盛年华。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