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锤花脸的由来——《二进宫》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铜锤花脸
  • 二进宫
  • 京剧
  • 京剧《二进宫》是《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中的一,它既可以与《大保国》、《探皇陵》组成一部完整的上演剧目(俗称《大•探•二》),又常以折子戏的形式单独演

    该剧从明穆宗驾崩说起,讲的是太子年幼,李艳妃垂帘听政,李妃的父亲李良企图篡位,李妃受骗,欲让帝位于父。定国公徐延昭和兵部侍郎杨波看穿了李良的诡计,苦苦劝说。李艳妃轻信自己的父亲,把两位忠臣赶出皇宫,让出了江山。徐延昭去皇陵哭拜。恰巧遇到杨波率兵前来护陵,二人倾诉衷肠,决意第二次进宫进谏。

    前一段故事是《大保国》、《探皇陵》的内容,而《二进宫》就从两个忠臣第二次进宫开始演起。李良大权到手,立刻露出狰狞面目,把女儿、孙打入冷宫,李艳妃后悔不已,对徐、杨二人哭诉愧悔之意,并加封徐、杨,请二位扶保幼主。后杨波斩了李良,扶太子即位。

    在这出戏里,护国有功的定国公徐延昭不仅尽显忠臣本色,也为京剧的行当添加了一个新的名词——“铜锤花脸”。因为在舞台上,徐延昭总是怀抱着一柄系着红绸子的铜锤。这柄铜锤是徐家的传家之宝——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给徐延昭的祖父徐达的,可以“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由此徐延昭也得了个外号叫“铜锤花脸”。

    从此,铜锤花脸多扮演身份、地位较高的人,如朝廷重臣、年迈而忠心耿耿的老将,其艺术风格雄浑、凝重、恢弘、刚毅,以唱工为主,唱、念、做都要表现出人物的非凡气度。

    《二进宫》是重头唱工戏,基本没有什么表演和动作。老杨波、青衣李妃、花脸徐延昭三角均有大段唱腔,且全为“二黄”,无一句“西皮”腔。“二黄”腔曲调深沉,善于表现忧郁悲怆的心情,听来如人幽谷,别有韵味;特别是李妃与徐延昭、杨波的三人轮唱,韵味醇厚,抑扬有致,旋律紧凑,高潮迭起。

    因为《二进宫》中生、三人戏份儿基本相当,所以往往都是尽量找三个行当里一流的演员来出演这出戏。许多以唱工见长的演员都唱过此剧,谭富英、裘盛戎、张君秋三人的合作更是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堪称绝唱。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