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中外的易水砚简介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驰名中外
  • 易水砚
  • 简介
  • 易水砚产于易州(今河北易县)。1987年春在杭州被评为全国三大高档砚之一,与端砚 (产于广东肇庆)、歙砚(产于安徽歙县)齐名。

    易水砚的石料于易县城南20公里的台坛村北黄土岗,是一种名叫“紫翠石。的紫灰色水成岩,质地细密柔腻,硬度适中,发墨快,不伤毫,墨汁流润而不易蒸发干涸,具备了发墨、储墨、润笔、励毫的优良特性。石料上往往点缀着天然的黄色、碧色斑纹,正是制砚艺师们因材施艺、巧用俏色的绝妙天地。

    民国初年的石老申是一代制砚大师,善雕人物、戏文。他的传人崔凤桐擅长动物、花卉。他们利用石料上的天然碧色、黄色斑纹,通过立雕、平雕、阳雕、阴刻等各种手法,雕刻成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层次分明、选型优美的《丹凤朝阳》、《龙凤呈祥》、《二龙戏珠》、《五龙闹云》等80多种古色古香、典雅古朴的图案。

    易水砚作品立意清新,构图新巧,奕奕传神,1978年廖承志访问日本时,曾将两方易水龙砚作为国礼品,赠送给大平正芳首相,深受好评,1982年日本砚笔书道学会会长柴田木石来我国举办书法展览,特意选购了两方易水古砚,对它的古朴造型、精细雕工赞不绝口。

    在易水砚的故乡台坛村,制砚是祖辈传承的手工业,清朝时“业此者三十余家”。至今,这个百十户的小山村有200多人从事石砚雕刻。他们继承了传统工艺,把制砚视为工艺美术创作,使砚台争奇斗艳,别出心栽。

    1991年5月,这里又出现了新的奇迹,人们从20多米深的石坑内挖出了我国砚史上一块最大的石料,保定市神州工艺制品厂的8名工匠、花费半年多的时间,刻制成一方长4米、宽2米、高1米、重达13吨的巨砚,有56条长龙盘踞其上,象征着中华民族团结一致、蓬勃向上的精神。细观之,似静有动,动中有声,声中有情,栩栩如,令人赏心悦目,此精品使海内许多著名学者和文人墨客无不倾倒叫绝,誉其为中国砚史上罕见的精工珍品,被称为“天下第一砚”。

    猜你喜欢

    京剧荀灌娘剧情简介

    京剧《荀灌娘》讲述了东晋时,襄阳太守荀崧被反贼杜曾围困,其女荀灌娘女扮男装,突围搬兵,解了襄阳之围的故事。剧情梗概如下:晋敏帝时,杜曾叛乱,发兵包围了荀崧的宛城襄阳(今河南省南

    2023-10-06

    京剧演员郭玮简介

    郭玮,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青年程派青衣演员,师从著名京剧教育家、程(砚秋)派传人赵荣琛先生弟子李文敏老师,并得到李金鸿老前辈的亲授。1997年毕业后在北京京剧院

    2023-05-13

    黄梅戏剧种简介

    黄梅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一带地区,因此得名。黄梅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是中国戏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黄梅戏以其独特的音乐艺术和表演形式

    2023-04-03

    上党梆子简介,传统戏曲剧种

    上党梆子是中国山西省上党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剧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它起源于明朝中后期,发展于清朝时期,现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上党梆子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音乐

    2023-04-03

    豫剧的起源与发展简介

    豫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河南省中部地区,主要流行于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豫剧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豫剧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最初的豫剧是由当地民间艺人

    202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