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罗映:看见“舞台背后”的力量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京剧化妆师罗映:看见“舞台背后”的力量

罗映正在为演员梳妆。 唐启浩 摄

        28日,在成都市京剧研究院新声剧化妆间内,国家三级舞台技师罗映正将二十多件精美的头饰有条不紊地佩戴在即将登台的京剧演员头上。从面部的底妆彩妆,到头部的提吊,再到发型发饰的处理,历时三小时的化妆梳妆后,京剧《卖水》中眼眸柔和深邃的“梅英”形象呈现在眼前。“只有一场演完成后,我才能真正地轻松下来。”罗映笑着说。

        随着戏曲扮相的跨界融合越发频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尝试打卡戏曲妆容和写真、接触戏曲文化。具有独特“出圈”魅力的戏曲妆容大有讲究,化妆师的主要任务便是通过化妆营造气氛、塑造人物,展现戏曲角色的神韵。罗映表示,在刷胭脂和勾眼眉等妆容过程中,他们会根据角色呈现需求、灯光和摄影需要,做好“舞台背后”的服务。

        化妆间的时间只是罗映工作时长的五分之一。在演出前十二个小时,罗映开始泡发榆树皮,为制作演员的发片做准备。除了演员第一次上台亮相的化妆梳妆,他需要演出期间在侧台“职守”,负责给演员换妆,并及时补救头饰滑落等演出事故,保证演员在舞台上的完美呈现。演出结束后,罗映协助演员卸妆,将所有物品拿进库房放好,工作才算真正结束。

        最惊险的要数换妆抢妆,化妆师要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甚至会将流程精确到秒。在京剧《白蛇传》演出中,“游湖”“结亲”“说许”“惊变”等不同场景的转换,要求罗映在百来秒内完成素雅和喜庆妆容的切换,他说:“在黑暗的侧台里,要把演员的几十件头饰换完,我们像是在与时间赛跑。”

        梳妆过程中,罗映发现买来的头饰尺寸过大,与演员头部不服帖,给演出造成了不便。7年前,他开始利用闲暇时间摸索中国非遗传统金银首饰制作的“点翠”工艺。原来,为了保证经典人物造型的承续性,头饰制作师以现有饰品作为描框“母版”,导致新饰品做出来常常“大了一圈”。加之头饰制作师和化妆师之间缺乏沟通,长此以往,越来越大的头饰被用到演员头上。

        “作为一个化妆师只知道每个饰品怎么用,但是作为头饰制作师会知道怎么做,就可以反过来调整它。”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几年的实践,目前,罗映已经成立了自己的点翠工艺设计工作室。

        从业十二年来,罗映化了三千多张戏曲脸,曾担任过多位京剧、川剧梅花奖获得者的化妆师。毕业于美术学院的罗映,刚接触化妆行业时也遇到了难题,“平面到立体的适应过程中,我也怀疑过化妆师不是合适的工作选择。”在三维立体的头部化妆不同于纸上作画,需要考虑每个演员独特的面部结构,扬长避短,尽量达到“三庭五眼”的黄金比例。“真正成为化妆师以后,我觉得自己‘选对了’,这大概就是我要干一辈子的事情了。”

        谈及未来,罗映发现整个西南地区戏曲化妆师数量较少,成都的一线从业者不超过十几人。“我想把这份工作一直坚持下去,用‘舞台背后的力量’让更多人看见京剧、了解京剧,也希望更多年轻人来壮大这股‘力量’。”(完)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