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演员杨小兰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湖南花鼓戏
  • 杨小兰,女,河南内乡人,于一九六一年,一九七七年参加工作在当时耒阳文工团(后为耒阳越剧团),一九八九年调至衡阳市花鼓戏剧团,现为国家二级演员。

    该同志自担任演员工作以来,工花,并能反小生、泼旦、老旦、青衣等不同类别的各行角色,戏路宽广,表演精湛,是目前衡阳地区不可多得的戏曲演员。一九八一年参加湖南省电视台拍摄的越剧电视片《真假太子》、《状元与乞丐》担任主要配角,受到电视观众的如潮好评。同年参加郴州地区专业剧团考核评此,获优秀演员奖。一九八三年参加衡阳地区创作剧目汇演演《云翔缨舞》,扮演刀马旦并反串小生,获主演一等奖。一九八四年《衡阳日报》刊文绍其优秀事迹。一九八七年在举办优秀演员考核评比“飞雁奖”中获飞雁奖,同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一九八八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全国越剧“宝灵杯”“三新杯”演出中获“三新奖”。一九八九年参加湖南“洞庭之秋”演出花鼓戏《玉璧血》获配角奖。一九九O年参加“衡阳之春”歌伴舞比赛中获一等奖。二OO三年参加湖南省第一届艺术节演出花鼓戏《家园泪》,剧组获银奖,同年,随文化局赴南岳接待军委主席江泽民,圆满完成接待任务,受到江泽民主席的高度评价。二OO六年十一月参加湖南省第二届艺术节花鼓小戏《双喜临门》饰二婶获银奖。

    猜你喜欢

    湖南花鼓戏独特的艺术特点

    花鼓戏又名挑香担,属小戏其题材来源于农村生活,剧情简洁明快,曲调活泼流畅,又是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农民喜爱。大多是以当地居民津津乐道的传闻旧事为原型改编的。

    2022-07-23

    湖南花鼓戏的伴奏乐器

    唢呐,英文名称souna,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由波斯传入(Surna音译),在西晋时期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寺的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唢呐演奏的绘画,最晚在16世纪就在中国的民间流

    2022-05-30

    湖南花鼓戏伴奏的主要乐器

    大筒是流行在湖南大部分地区的拉弦乐器,因在花鼓戏中的主奏地位,通常又被称为花鼓大筒。湖南花鼓戏大约起源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大筒作为其伴奏乐器在民间早已出现,因此,它的形成应该更

    2022-05-30

    湖南花鼓戏名家邢险峰

    邢险峰,湖南省十届政协委员、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演员。从1977年进入湖南省艺术学校开始,邢险峰唱了30年花鼓戏。她说,为群众唱戏让她觉得很有成就感,也很快乐。一听说省花鼓戏剧院送

    2022-05-30

    湖南花鼓戏名家李赛俭

    李赛俭女,54年生,邵阳市花鼓戏剧团一级演员。在悠扬的鼓乐声和热烈的掌声中,在“中国戏曲红梅大赛”中喜获“红梅金奖”的我市花鼓戏《磨豆腐》的两位表演者李赛俭曹勤业,载誉归来。副

    202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