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碗腔的伴奏乐器边鼓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皮影戏
  • 边鼓壮族混合击膜鸣乐器。壮族铜鼓乐(常由4面大小不同、音色各异铜鼓交替演奏)合奏中,边鼓是主要的衬托乐器,常用于铜鼓乐合奏道公歌伴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东兰、巴马一带。

    鼓框竹制或用一整块木料雕凿而成,上口较粗,下口较细,形呈扁圆状,上口单面蒙以牛皮、羊皮、猪皮或蛇皮,皮面四周边缘用双排鼓钉固定,鼓框下口敞开。规格尺寸不一,通常鼓面直径22厘米~28厘米、鼓下口直径20厘米左右,鼓框高4厘米~5厘米、木制鼓壁厚2.5厘米~3厘米。鼓框外涂红漆,框边周围钉以彩穗为饰。流行于广西武鸣一带的边鼓较小,鼓面直径22厘米~25厘米,单面蒙牛皮或蛇皮;流行于广西东兰、巴马一带的边鼓稍大,鼓面直径25厘米~28厘米,单面蒙羊皮、猪皮或蛇皮。

    演奏时,武鸣一带的边鼓用左手托持鼓框,右手拍击或以小木棍为棰敲击;东兰、巴马一带的边鼓用双手拇指和掌心托持鼓框两侧,其余手指同时或交替弹击鼓面。边鼓发音坚实清脆,但音量不大。边鼓是壮族人民喜爱的手鼓,原只用于道公(师)跳神歌舞。如今,在壮族铜鼓乐(常由四面大小不同、音色各异的铜鼓交替演奏)合奏中,边鼓是主要的衬托乐器。此外,它还用于道公(在跳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歌舞戏剧)和歌舞伴奏。

    猜你喜欢

    皮影戏的来历与特点

    在中国,皮影戏也称“灯影戏”、“土影戏”;在土耳其,被称“卡拉格兹戏”。皮影是广大群众极为喜爱的一种艺术

    2022-07-23

    唐山皮影戏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皮影戏是中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

    2022-07-23

    [豫南皮影戏]保定周王九龙庭(《金鸡岭》选段 黄天化唱)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曲谱陈人生第1页

    2022-06-07

    [豫南皮影戏]一品状元出朝廊(《秦香莲》选段 陈世美唱)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曲谱桂行胜第1页

    2022-06-07

    [豫南皮影戏]《金鸡岭》选段:保定周王九龙庭(黄天化唱)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曲谱陈人生第1页

    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