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艺术的起源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皮影戏
  • 关于皮影艺术的起源,目前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曰:皮影艺术是“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这就是说在距今2000多年前即有皮影戏了。另一种说法是以目前能查阅到的文字史料为依据,认为皮影戏是距今1000多年的宋代发明兴起的。前者以推理而立,后者以史料为据,当然有其道理。我们的祖先在汉代以前就逐步掌握了一套娴熟的雕刻技艺;还很早便发现太阳光与物体影子的变化关系,运用它发明创造了测定时刻的“日晷”和可以精确计算年历的“晷表”等等。在很早以前就有“形影相随”;“立竿见影”之说。此,还有诸如造纸术的发明以及美术绘画方面的成果等等,都为我国皮影艺术的产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如果说关于皮影戏艺术的起源应以文史资料而定,则从目前可查史料来看,最类似的皮影戏映于唐代。

    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可以说已经发展到空前的鼎盛,特别是文化艺术以及宗教的传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人们出于当时社会的需要,为了把史书、经卷讲诵得更加生动、具体,往往用绘画的手段来进行补充。后来,曾有人改绘画为带活动关节的纸人并用线牵动来更形象地用于传经、讲史。在史书中,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盛行“僧徒夜诵经卷、乃装屏设像”的文字汜载。这里所说的“夜诵经卷”就有了“烛光”和要讲的故事,其“装屏”,就相当于现代皮影戏表演的“屏”――(即影幕),“设像”即耍人儿。最有趣的是,至今,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如唐山、滦县一带的皮影戏老艺人还把表演皮影人物称之为“牵线”、“掌线”。可以肯定地说:皮影戏艺术从萌生到成为一种完整的戏曲艺术形式,的确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岁月。

    关于皮影艺术的起源有着许多不同的传说。最早的传说来自救世主观音菩萨亲临人间宣讲佛经教义的故事。“当时,人们对于干巴巴的说教不爱听,于是观音菩萨悲伤地坐在竹林下,摘下竹叶随手编成各种人形并且能做出各种动作,她觉得非常有趣,忽然,观音菩萨想起若用这些竹叶编弄成的人形来表演佛教的故事该多动人啊!后来她在宣讲佛经时,就挂起了竹帘,在帘后动起竹叶人形。夜幕,观音菩萨用油灯的灯光把竹人的影子映在竹帘上,表演出各种佛教故事,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从这以后,影戏就产生了。”

    另外相传在西汉文帝刘桓时,有宫妃抱太子在窗前玩耍,巧剪桐树叶作人形,映在窗上表演。又传说在汉武帝刘彻时,因其爱妃李氏夫人过早去世,帝思念不已,时有齐人少翁言能至其神,于是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帝居他帐遥望。见有好女如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仿佛是夫人之像。

    这些传说,虽然不能确称为皮影戏艺术的起源,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以及美术音乐和其它诸多因素来解析,则会觉得这些传说确有可信之处。

    另外,陕西地区的皮影戏在早期也叫作“隔帘说书”。真可谓是无独有偶,一脉相承。

    猜你喜欢

    皮影戏的来历与特点

    在中国,皮影戏也称“灯影戏”、“土影戏”;在土耳其,被称“卡拉格兹戏”。皮影是广大群众极为喜爱的一种艺术

    2022-07-23

    唐山皮影戏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皮影戏是中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

    2022-07-23

    [豫南皮影戏]保定周王九龙庭(《金鸡岭》选段 黄天化唱)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曲谱陈人生第1页

    2022-06-07

    [豫南皮影戏]一品状元出朝廊(《秦香莲》选段 陈世美唱)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曲谱桂行胜第1页

    2022-06-07

    [豫南皮影戏]《金鸡岭》选段:保定周王九龙庭(黄天化唱)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曲谱陈人生第1页

    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