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皮影的传承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皮影戏
  • 海宁皮影戏演绎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文献表明始于南宋,清朝期最为盛行。到本世纪80年代,有近八百年历史。据皮影戏艺人述: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不久,即有北方皮影艺人到临安戏(当时称为瓦舍)演影戏。海宁地近都城,皮影戏很快在境内传播。先是达官贵人、上层人士在寿庆、喜期、丧吊、宴会时请艺人演皮影戏。

    清光绪年间,朝廷下令禁止在阀门演出,皮影戏一度衰落,艺人大多转务农业。他们在乡间传统节日和民间婚丧喜事中演出,逐渐为乡闾喜爱,又趋繁荣。蚕户为求蚕花二十四分(求祈丰收之意),养蚕前由独家或几家合起来请皮影戏班演出,通宵达。演毕,由戏班揭银(桃花纸)贴上蚕匾,以示吉庆,再由蚕户给戏班桃花纸换上银幕,此谓蚕花戏习俗。皮影戏流入民间后,成为发展过程中的鼎盛时期。清末民初,全县有11个戏班,近百名艺人,分布在斜桥、盐官、郭店、石井、庆云、长安、辛江、周王庙等地。

    解放后,传统习俗改变,皮影戏又转入业余活动。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宁境内尚有戏班20多个,剧目达300余个,演员120多人。50年代,浙江省文化部门为组建剧团赴京演出,经调查全省惟海宁尚存技艺精湛的皮影老艺人。但时至今日,仅存的几位老艺人年岁均逾七旬,后继乏人,已属重点抢救的传统民间艺术项目之一。

    1954年,全县仅存四个业余性班团。1956年6月,浙江省成立木偶皮影艺术团。海宁的皮影戏以周王庙魏伯荣的剧团为基础,吸收其他班团艺人成立皮影队,常在地为外宾和儿童演出。1958年改为浙江皮影剧团,下放到海宁县管理。50年代,皮影戏的剧目以神话、童话为主,景片照明废弃油灯改用电光,银幕也得到扩大。文化大革命中,皮影戏停演。1980年,恢复皮影剧团,但操作人员不齐备,又后继乏人,业务也不景气。1982年停止演出。

    猜你喜欢

    皮影戏的来历与特点

    在中国,皮影戏也称“灯影戏”、“土影戏”;在土耳其,被称“卡拉格兹戏”。皮影是广大群众极为喜爱的一种艺术

    2022-07-23

    唐山皮影戏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皮影戏是中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

    2022-07-23

    [豫南皮影戏]保定周王九龙庭(《金鸡岭》选段 黄天化唱)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曲谱陈人生第1页

    2022-06-07

    [豫南皮影戏]一品状元出朝廊(《秦香莲》选段 陈世美唱)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曲谱桂行胜第1页

    2022-06-07

    [豫南皮影戏]《金鸡岭》选段:保定周王九龙庭(黄天化唱)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曲谱陈人生第1页

    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