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花腔的用法讲述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黄梅戏
  • 从两上视角观察花腔的用法,一是花腔与小戏戏、大戏的关系,一是花腔各个小曲的自身变化以及小曲间的连接。

    花腔与小戏密不可分,它几乎是小戏的代名词。在小戏中,花腔绝大多数是专曲专用,如“对花调”、“打猪草调”专用于《打猪草》,“开门调”、“观灯调”专用于《夫妻观灯》等。花腔在串戏中的使用情形与小戏类似。在大戏中,花腔仅作插曲。

    花腔的某一首曲调自身的变化,主要是旋律线的变化。这种变化常常发在小戏或串戏中的生角色共用一首曲调的时候。如“打猪草调”,陶金花上与金小毛上场所唱略有差别。女腔在一个八度内活动,在乐句的开头每每碰撞最高音,旋律活泼而流畅;男腔则避开女腔的高音,在六度音域内活动,旋律线条较显棱角。

    花腔属于曲牌联缀体。常见的是一戏(小戏或串戏的一)用1~2首花腔小曲。这些小曲用原型,也产生一些变体,在旋律上或板式上有所拓展。如《打猪草》前半部用“打猪草调”,男女腔有旋律上的差异。后半部用“对花调”,先是男女对唱齐唱,继而发展成“对花调对板”。花腔在小戏中也偶尔用一下主腔,如《打猪草》就是在“对花调对板”之后,忽然终止在“平词切板”上。但更多的时候,花腔是与三腔中的彩腔联用。如小戏《夫妻观灯》,开始处便用了五声徵调式的男彩腔,接着,是女腔为主男腔附和的五声宫调式的“开门调”。以后是“开门调”自身再产生板式变化,形成两首不同的“开门调对板”。当唱到“这班灯过了身,那厢又来一班灯”时,“彩腔”的变体与“开门调”结合,构成了内含调性调式变化的“观灯调”,“观灯调”进而引入“彩腔对板”扩大曲体,并强烈地维持着彩腔的调式调性,全剧最后结束在男女合唱的彩腔上。设彩腔因素为A,开门调因素为B,二者结合为C,《夫妻观灯》粗略的线条变是A-B-C-A-C-A,像这种材料集中、对比得当的结构手法,至今仍然是不可忽略的优秀传统。

    猜你喜欢

    花鼓戏曲谱 海滩别(黄梅戏《风尘女画家》选段 伴奏谱)

    海滩别海滩别(黄梅戏《风尘女画家》选段伴奏谱)简谱-花鼓戏曲谱曲谱歌谱下载词:林青曲:精耕演唱(奏):马兰

    2024-01-12

    海滩别(黄梅戏《风尘女画家》选段 伴奏谱)

    海滩别海滩别(黄梅戏《风尘女画家》选段伴奏谱)简谱-花鼓戏曲谱曲谱歌谱下载词:林青曲:精耕演唱(奏):马兰

    2024-01-12

    黄梅戏剧种简介

    黄梅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一带地区,因此得名。黄梅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是中国戏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黄梅戏以其独特的音乐艺术和表演形式

    2023-04-03

    黄梅戏的发源地在哪里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黄梅县。传说清朝乾隆时期,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大别山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

    2022-07-23

    《徽洲女人》女人唱腔:黑油油的辫子齐肩剪简谱-黄梅戏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P1:韩再芬《黑油油的辫子齐肩剪》黄梅戏谱

    202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