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越调的发展过程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越调
  • 河南越调原称四股弦,因主要伴奏乐器是象鼻四弦。在清朝乾隆年间已在河南南阳一带流传,至咸丰时已流传到邓州(原邓县)、禹州、许昌、郑州、商丘、周口一带。因其也采用河南方言演唱,旋律与豫剧有相通之处,也是大小嗓结合。不过越调有自己的演唱风格,不仅有表现民间风情的庄戏,还有表现帝王将相的袍带戏,又称正庄戏,例如《下南唐》、《无佞府》、《白奶奶醉酒》、《李双喜借粮》等达500多。由于周口地区的越调剧团出了一位德高艺重的表演艺术申凤梅,被当年前往河南演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杜近芳发现并极力推荐,使这一剧种由河南传到了北京,又走向全国。为河南越调的历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猜你喜欢

    [越调]城门外羽扇轻摇我笑迎周郎(《诸葛亮吊孝》选段 )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申凤梅《[越调]城门外羽扇轻摇我笑迎周郎》

    2022-06-07

    越调人物李利宏

    李利宏,男,汉族,1957年元月15日出生民盟盟员(1994、11),中共党员(1994、12),国家一级导演,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84)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研

    2022-05-27

    越调名家陈静

    陈静,女,出生于1944年8月,汉族,河南省商丘县人,1956年参加工作,国家一级演员,主攻刀马、青衣、花彩旦行、兼演小生、官生行,曾任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省剧协副主席。曾获

    2022-05-27

    越调名家毛爱莲

    1930年3月1日出生在河南舞阳县杨桂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四岁时母亲不幸病故,父亲给地主当长工。父女二人相依为命,苦度生涯。毛爱莲九岁时便被送到当时的漯河老街国民舞台由杨小

    2022-05-27

    越调名家申凤梅

    申凤梅,艺名大梅(1927-1995),女,汉族,河南省临颖县人、国家一级演员。曾任河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

    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