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名家武俊英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蒲剧
  • 武俊英,女,1956年5月于新绛县风光秀丽的三泉镇,国家一级演员。自幼受喜爱戏曲的母亲影响,12岁便考入新绛县蒲剧团学艺,师承蒲剧名艺人筱兰香,演出了《红灯记》、《打金枝》、《白蛇传》等戏,受到观众喜爱和好评,1986年被调到运城市蒲剧团。

    为了争取更多的观众,为了让蒲剧走向全国,她便在演唱实践中对蒲剧角的唱腔进行了改革创新。她纵向继承了蒲剧旦角名家杨翠花、裴青莲、朱秀英等人的唱腔技巧,又横向借鉴了秦腔越剧黄梅戏以及歌曲的发音运腔,极大地丰富了唱腔的内涵和表现力。她还采用了断音、颤音、鼻音、富有情感色彩的装饰音和弱音、轻音、气音、干板清唱和无字吟唱等唱法,使自己的唱腔形成一种既激越高亢又委婉缠绵,既有蒲剧传统韵味,又有时代气息的新流派,从而赢得了更多的观众层。得成功,被观众亲切地称为“俊英腔”。不仅获得山西省杏花奖广播大赛第一名,还夺得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都的戏剧专家观看了她的演出后,给予她“蒲剧旦角的唱腔至今没有超过武俊英”和“独占蒲苑第一腔”的极高评价。1996年,武俊英出任制片人和主演拍摄的戏曲电视连续剧《西厢记》,在唱腔上又有新的发展和突破,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全国各地的戏迷们纷纷给她来信,赞扬她的唱腔达到了一个新的审美境界和艺术高峰。也使《西厢记》接连获得1997年戏曲电视剧展播奖、飞天奖和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

    1988年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为她荣立特等功,并被省政府推为“山西十大新闻人物”;1989、1995年和1998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1990年、1992年和1995年连续获山西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并授予山西省跨世纪戏剧新星;1991年评为山西省优秀专家,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200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3年又被评选为“中华英才”,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了颁奖仪式,捧回了金光闪闪的奖杯。2004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被推选为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山西省剧协副主席、山西省第十届人大代表、中共十五大党代表。

    猜你喜欢

    蒲剧伴奏乐器战鼓

    战鼓,外形与堂鼓相似,但鼓身较低矮,故又有扁鼓之称。旧时曾用于宗教音乐和民间婚礼仪式乐队中。北京雍和宫藏有一面直径1米左右、鼓身仅高20厘米的扁鼓。现在用于民间器乐合奏、舞蹈、

    2022-05-26

    蒲剧伴奏乐器木鱼

    木鱼,打击乐器。原为佛教“梵吹”(宗教歌曲)的伴奏乐器。明王折《三才图会》:“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今释氏之赞梵吹皆用之”。清代以来流行于民间。木鱼呈团鱼形,

    2022-05-26

    蒲剧的伴奏

    蒲剧伴奏乐器包括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乐器是呼胡笛子二股弦、二胡、三弦、大唢呐与小唢呐。武场主要乐器是鼓板、雌板、梆子、马锣、铙钹、小锣、铰子、堂鼓、战鼓、碰铃、云锣、道锣、木鱼

    2022-05-26

    蒲剧伴奏乐器云锣

    云锣,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是汉、藏、蒙古、满、纳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古名云辙,又名云,民间又称九音锣。藏族称丁冬、丁当。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常

    2022-05-26

    蒲剧伴奏乐器二胡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宋代称“嵇琴”。一般认为今之胡琴由奚琴发展而来,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