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伴奏乐器呼胡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蒲剧
  • 呼胡,拉弦乐器。又名梆胡、胡芦子。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用于传统晋剧中路梆子)、北路梆子蒲剧伴奏。

    琴杆乌木、紫檀、红木或花梨木制作。琴筒椰壳制,称壳子。蒙桐木板。全长78、面板直径14厘米。千斤又称中码,木制、骨制或铜制,用丝弦紧绑在琴杆(称“担子”)的腰部。两轴,旧时张粗老弦或皮弦(羊肠制),现改用尼龙缠钢丝弦。码子用枸杞根或竹制作。弓子系马尾,弓杆用细石竹制,或用两块薄竹片粘在一起制成。弓长80厘米。

    演奏时,左手食、中、无名、小指戴皮制指套(手帽),可使发音更清脆、嘹亮。定弦称“定调门”,依演员的音域而定,多定为bB、G、F、E调。内外弦为Ia、mi或re、Ia弦。音域约十二度。弓法有连弓、抖弓、断弓、顿弓、甩弓等。指法有揉弦、打弦、上下滑音等技巧。揉弦又有滚揉和鼓揉之分。滚揉是手指在弦上作原位上下滚动,发音柔和;鼓揉是用手指的力量压迫琴弦,使发音略高,且刚劲有力。

    板胡类乐器用于山陕梆子系统地方戏曲伴奏已有较长的历史。清代乾隆五十年(1785)吴太初《燕兰小谱》载:“蜀伶新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付之,工尺咿唔如话”(蜀伶,系指当时山陕梆子艺人多为四川籍)。至近代,呼胡、二股弦、三弦、四股弦(月琴)已成为晋剧等梆子腔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称文场四大件。也是地方戏曲耍孩儿的主要伴奏乐器,又称第一大板胡、正弦。

    猜你喜欢

    蒲剧伴奏乐器战鼓

    战鼓,外形与堂鼓相似,但鼓身较低矮,故又有扁鼓之称。旧时曾用于宗教音乐和民间婚礼仪式乐队中。北京雍和宫藏有一面直径1米左右、鼓身仅高20厘米的扁鼓。现在用于民间器乐合奏、舞蹈、

    2022-05-26

    蒲剧伴奏乐器木鱼

    木鱼,打击乐器。原为佛教“梵吹”(宗教歌曲)的伴奏乐器。明王折《三才图会》:“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今释氏之赞梵吹皆用之”。清代以来流行于民间。木鱼呈团鱼形,

    2022-05-26

    蒲剧的伴奏

    蒲剧伴奏乐器包括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乐器是呼胡笛子二股弦、二胡、三弦、大唢呐与小唢呐。武场主要乐器是鼓板、雌板、梆子、马锣、铙钹、小锣、铰子、堂鼓、战鼓、碰铃、云锣、道锣、木鱼

    2022-05-26

    蒲剧伴奏乐器云锣

    云锣,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是汉、藏、蒙古、满、纳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古名云辙,又名云,民间又称九音锣。藏族称丁冬、丁当。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常

    2022-05-26

    蒲剧伴奏乐器二胡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宋代称“嵇琴”。一般认为今之胡琴由奚琴发展而来,现已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