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赵楠:做京剧脸谱的解码人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赵楠:做京剧脸谱的解码人

        今年2月5日,京剧钱派脸谱第四代传人赵楠作为北京非遗传承人的代表之一,在人民大会堂的初五庙会上,为来京参加冬奥会开式的国元首和政要,普及了京剧脸谱文化常识。在她的引导下,新加坡总统哈莉玛完成了一款财神赵公明脸谱的绘制,以这种方式体验初五迎财神的中国春节习俗。4月22日,在线英语教育平台VIP KID品的《孩子指尖上的非遗》机关书摘得德国IF设计奖。全书向孩子们展现了8项中国非遗的魅力,其中京剧脸谱一项的作者就是赵楠。与此相配合的双语教学视频《非遗来了》也已上线。

        舞台上一张又一张多彩的脸谱,在很多人眼里仿佛堆满密码的神秘面具,可在赵楠眼里却是一目了然的传统美术符号,绝不会错。“只要查准‘字典’,含义立现。”而赵楠所做的工作,就是为受众打开这本“字典”,当京剧脸谱密码的解码人。

        赵楠普及脸谱文化时,与很多前辈不一样。她常常会引入设计学概念。“啤酒瓶、牛奶屋、机油盒,这三样东西摆出来,即便你没看到商标、没看到文字绍,也知道它们是什么产品,这就是固定设计带来的认知习惯。”赵楠说,京剧脸谱也一样。“熟悉了基本款,再了解特殊纹样的含义,就会发现它所蕴含的人物年龄、性情、品格,甚至命运走向。”比如项羽的脸谱上画了寿字纹,“可偏偏将寿字画在脸上的,却都是短命的。”赵楠的讲解深入浅出,因为她认为,激发兴趣才是普及传统文化时首先要完成的任务。“从设计学的角度,快速有效地拆解脸谱的含义体系,让大家很快就感觉‘哈,这个人我认识’。”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她先后走进史家胡同小学、炭儿胡同小学、北京京西学校等众多学校普及京剧脸谱文化,还为清华智慧艺术交易非遗系列课程,设计撰写了8节课的京剧脸谱课。

        虽然从小就跟着家人听整本京剧大戏,跟着爷爷在护城河边捞胶泥做泥人,跟着爸爸妈妈在家里画京剧脸谱,可赵楠上大学却学的是英美文学。刚踏入社会时,也是英语呱呱叫,满世界出差的职精英。“怀孕辞职后,先后经历了爷爷去世、师爷去世等几件大事。那时候,爸爸很怅然,对我说:‘你要是不干这行,我留下的这些资料就都是废纸。’”身为一位新妈妈,她更能体会到血脉延续的意义。从那时起,赵楠不再觉得传统的东西“土”,她要发挥自己所长,比父辈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普及传统文化。

        眼下,赵楠正忙着做一组文化空间设计模型。这模型有个响亮的名字——社区里的中国传统游乐场。这个创意来自一次观展的启发。虽然自己学京剧、唱京剧,但赵楠也熟知世界艺术史。2018年秋,她去今日美术馆参观20世纪传奇艺术家之一、妮基·圣法勒的展览,对她在意大利建成的“塔罗花园”艺术公园非常感兴趣。“我们有丰富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完全可以打造我们自己的游乐场视觉形象。”赵楠说,如果这些小型传统游乐场可以在社区普及,无疑会潜移默化让孩子们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她期待有更多同道中人可以一起加入到这个创意中来。



    人物小传

        赵楠,33岁,京剧钱派脸谱第四代传承人,她自幼随父亲学习脸谱制作,却又在父辈基础上更懂得如何向大众传播京剧脸谱文化。她称自己的职责是“解码员”,将复杂难懂的京剧脸谱密码一一拆解,让更多人知晓其魅力。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