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剧的历史发展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婺剧
  • 金华、衢州自古为东南四省通衢之地,陆路、水路交通方便,商业繁荣,文化发达,历史上过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戏剧家,为地方戏曲艺术的孕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800多年来,它始终置身在浓郁的戏曲文化包围之中。它东南的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北面的绍兴,是乱弹调腔流行的中心;西面江西弋阳、乐平是高腔发生、盛行的地带;东面又是余姚腔海盐腔的发源地;西北的皖南地区则是微调的发生地。这些地方与金华山水紧密相连,不仅激发了婺剧的产生和发展,也很自然地把各地戏曲艺术带到了这片土地上。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婺剧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今天,全省有专业婺剧表演团体11(民间剧团100余个),拥有演职员1,000余人。流行地区逐渐扩大,并几上北京、上海演出,还远涉重洋,登上了世界戏剧舞台。

    婺剧的剧目整理和改编、创作工作,有了新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整理了《黄金印》、《孙膑与庞涓》、《三请樊梨花》、《送米记》、《九件衣》、《米烂敲窗》、《雪里梅》、《牡丹对课》、《挡马》、《僧尼会》、《昭君出塞》、《断桥》、《槐荫纪》等,《断桥》曾被戏曲家田汉誉为“天下第一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剧团除改编、创作上演一些古装戏《白蛇前传》、《梨花狱》、《讨饭国舅》等以,还有一些现代戏如《桃子风波》、《雷锋啊雷锋》、《拨浪鼓金曲》、《鹰之歌》、《贺家桥边》等一批优秀剧目。同时,婺剧大量地上了电视,搬上了银幕,拥有的观众越来越多。

    在音乐上,婺剧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丰富了伴奏乐器,增加了大胡、中胡、小鼓、大三弦,徽戏有时也适当地试用笛子作为主音乐器,高腔的接腔初步恢复为帮腔,恢复了不同工调的伴奏,还创造了新的板式。

    五十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婺剧界人才辈出。老一辈的有江和义(老生)、李朝梭(老生)、胡志钿(红生)、徐东福()、汤吉昌(男)、胡方琴(老生)、周越先(旦)、周越桂(女小生)、周越芗(女小生)、徐汝英(旦)、申爱凤(女小生)、叶竹青(旦)、潘池海(生)、马其足(花脸)、盛元清(小花)、王金龙(小生)、王景春(老生)、叶阿苟(老生)、叶根先(丑)等,不仅在浙江和华东戏曲会演中获奖,在观众中亦影响很大。中青年演员更是后来居上。如郑兰香、吴光煜、严宗河、张荷、方允均、葛素云、严志萱等,现在也桃李成荫了。近十多年涌现的新人,如陈美兰、张建敏、周志清、赵姝珠、苗嫩和朱元昊等,更是一批冉冉升起的婺剧星群。

    老一辈剧作家谭伟、王杰夫和方元,以及中青年导演徐勤纳、叶茗等,作曲家陈金声和楼敦传,舞美设计王扬和倪如松等,组成了当代婺剧界一支综合的生力军,为婺剧的再创辉煌作出了贡献。

    古老的婺剧艺术,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无微不至的关怀。1962年,毛泽东在杭州观看了婺剧滩簧《牡丹对课》,并亲切地接见了郑兰香等演员,说:“你们这个戏改得不错,有新鲜感;神仙斗不过凡人,老不如小,让老想占便宜的人得不到便宜。”1962年,浙江婺剧团上北京演出,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李先念、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观看了演出。周总理对婺剧的《断桥》评价很高,并且为婺剧在艺术上的继往开来作了指示。

    近几年来,婺剧又曾在文化部和浙江省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安排下,先后赴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德国、美国、日本等国演出和交流。

    猜你喜欢

    婺剧乱弹伴奏乐器(笛子)

    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

    2022-05-25

    农村婺剧团的化妆

    200年前,四大徽班进京,融二黄、西皮、昆、秦诸腔之长,衍变成了京剧。婺剧则是徽剧早在徽班进京前向南流入的一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曾这样赞过婺剧:“京剧的前身是徽剧,京剧要寻

    2022-05-25

    婺剧乱弹伴奏乐器(板胡)

    板胡是伴随着地方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擦奏弦鸣乐器。 它的名称是因为琴筒用薄木板粘成而得名的。又称梆胡,秦胡,胡胡,呼胡,大弦和瓢。 板胡在中国大约有30

    2022-05-25

    婺剧乱弹的伴奏

    研究一个剧种的伴奏,先得了解这个剧种的主奏乐器。每个剧种(或声腔)都有自己的领奏乐器,如京剧是京胡,昆曲是曲笛,越剧为主胡,广东粤剧为粤胡,梆子则为板胡,湘剧是大筒,滩簧用二胡

    2022-05-25

    婺剧的剧种特点

    婺剧中的高腔有西安高腔、西吴高腔、侯阳高腔三种。西安高腔形成于衢州一带,因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这种高腔唱时以鼓为节,有人帮腔,就是古代杂剧的“一唱众和,锣鼓帮附”的遗风,较为古

    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