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县南路壮剧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地方特色浓郁,不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也引起领导和专家的关注与青睐。
据资料记载,南路壮剧源自天保(今德保)县东关乡汉龙村汉亭屯的“昌仗喊”,意即“祭师戏”。约清代中叶,自元明两代以来就为镇安州土州衙和镇安土知府衙门专事祭祀仪式的汉亭屯祭师,采用当地的小调并以双簧式的形式演唱故事,唱腔多以“呀哈嗨”为衬词,故称“呀哈戏”,又称汉龙土戏。
1954年,县文化科领导和安东街业余演剧团根据壮族民间传说,创作了壮剧《宝葫芦》。当年,桂西壮族自治州群众业余文艺会演,德保的节目《宝葫芦》和《捞虾舞》获得了优秀节目奖。1955年,以该节目为核心,组成了由广西音乐工作室主任满谦子任领队的广西代表队赴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业界普遍认为,就是这次演出,确立了壮剧在中国少数民族剧坛上的地位。
猜你喜欢
《百鸟衣》是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它叙述贫苦农民古卡的妻子依娌,被土司抢掠。依娌嘱咐古卡制弓箭,射百鸟,用羽毛制成神衣,百天为期,到州府相会。古卡历尽艰辛,制成百鸟衣后,
2022-05-22
《双状元》讲述了陆素珍因家乡遭灾流离失所,怀抱两个儿子、携带侄儿,背井离乡、投亲不遇,无奈之中卖了长子,小儿被强人所抢,留下两只鞋子,侄儿失散,流落街头。十六年后,长子大宝得中
2022-05-22
夜明珠是一种稀有的宝物,古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夜明珠是指荧光石、夜光石。它是大地里的一些发光物质由最初的岩浆喷发,到后来的地质运动,集
2022-05-22
《布伯》是流传于壮族地区的神话故事。其中有散文体、诗歌体等不同版本。散文体的都在民间口头流传,没有统一和固定的标题,有的叫《盘古》,有的叫《洪水的故事》,有的叫《雷公的传说》,
2022-05-22
薛平贵,民间传说中唐朝时期人物,出身贫寒,宰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抛绣球选其为婿,其后,薛平贵从军远赴西凉征战,辗转成为西凉国王,回到中原与王宝钏相聚。
202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