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剧有何艺术特点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绍剧
  • 绍剧,中国汉族戏曲剧种。又名“绍兴乱弹”、“绍兴大班”。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杭州地区及上海一带。绍剧是浙江三大剧种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拥有400多个剧目。绍剧以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犷朴实的音乐、豪放洒脱的表演和文武兼备等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悟空戏独树一帜,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绍剧有何艺术特点

    绍剧唱腔的主要曲调为“二凡”、“三五七”和“阳路”,以“二凡”为主。唱辞以七字齐言对偶为基础,剧作内容多为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之事。焦循《花部农谭》谓“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30年代称“越剧”。“二凡”与西秦腔有明显的渊源关系。其流传情况,一说为南明潞王朱常南驻杭州,鲁王朱以海东迁绍兴,均带有乐工南来,因而西秦腔传入浙东另一说则认为系李自成将西秦腔带到安徽,与“三五七”两腔合用,然后由徽州商人逐渐带入浙江。“二凡”唱腔高亢激越,以紧拉慢唱为特点,其拖腔不受乐曲限制,演员可以根据人物感情需要,尽情发挥。“三五七”因其唱句以前句三字和五字,后句七字组成而得名,属早期吹腔,源于安徽太平(今当涂),故艺人称“太平三五七”,由于长期流行于浙东,并用绍兴方言结合中原音韵的绍兴官话演唱,使之具有当地的乡土特色。“三五七”行腔委婉,宜于抒情。“阳路”即吹腔,有“高阳”、“平阳”之分。

    绍剧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斗子”为辅。绍剧的板胡亦称高胡,音色比一般板胡更为高亢,“斗子”亦称“金刚腿”、“牛腿琴”。此,还有唢呐、梆笛、笙、管等。绍剧的打击乐用大锣、大鼓、大钹,气势宏伟。锣鼓点自成一套,粗犷、朴实,具有浙东地方的风格特点,称为“绍班锣鼓”。

    绍剧的音乐曲调丰富,音调高亢激越,旋律节奏急速明快,声音清越刚劲,善于表达悲壮、慷慨激昂的情感加上唱白通俗易懂,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具有浓郁的活气息。

    绍剧的武功有的来自目连戏,有的吸收民间武术加以美化,如“打短手”、“九窜滩”、“手顶”、“窜刀”、“甩桌”、“推车跟斗”、“七十二吊”、“叠罗汉”等,均颇有特色。绍剧的唱法也有自己的特点,花脸用宏亮的“堂喉”(真声),小生和用“子喉”(假声),老生则用“乖喉”(真假声结合)。

    猜你喜欢

    绍剧名家赵秀治个人简介

    赵秀治,女,1952年8月出生,绍兴人,绍兴艺校毕业,工小生。中共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浙江绍剧团副团长,浙江省剧协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绍兴市拔尖人才,1994年享受

    2022-05-21

    绍剧名家七龄童个人简介

    七龄童(1921―1967),本名章宗信,绍兴人。著名绍剧演员。自幼随父入沪,7岁挂牌于老闸大戏院,以饰包拯演《寿堂》、饰刘成美演《后朱砂》而成名,有“神童老生”之称。1931

    2022-05-21

    绍剧名家钱小宝个人简介

    钱小宝,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工武生,曾饰演《火焰山》中的红孩儿、《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咫尺灵山》中的孙悟空、《朱砂球》中的滕青等主要角色。荣获1980年首届青年

    2022-05-21

    绍剧名家周剑英个人简介

    周剑英,国家二级演员,工老生。曾在《大禹治水》中饰演大禹,《相国志》中饰演翟璜,《霍光废帝》中饰演霍光,《两狼山》中饰演杨继业。荣获省二届、三届、六届戏剧节演员一等奖;省“小百

    2022-05-21

    绍剧名家姒元法个人简介

    姒元法,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工大面。为剧团大面台柱。曾在《龙虎斗》中饰演欧阳方,《三打白骨精》、《咫尺灵山》中饰演沙僧,《两狼山》中饰演潘仁美,《大禹治水》中饰演

    202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