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历史(改革开放)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潮剧
  • 1966年至1976年,中国进行“文化大革命”,潮剧受到一次严重的摧残。28个职业潮剧团(包括广东潮剧院)建制被撤消,人员或转业,或遣送回乡,潮剧一片凋零。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改革开放,潮剧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80年代以来,潮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其发展变化有几个方面:

    一是剧团现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原有属包制或团长管理任制,改变以前由国家统包统管、吃大锅饭的情况。此,还出现股份制的剧团,或私人独资经营的剧团,以及半职业剧团(演出旺季时集中,淡季时成员各自从事其他职业)。据不完全统计,至90年代初,潮汕三市的职业和半职业潮剧团,总数超过50个,是50年代以来潮剧团数量最多的时期。

    二是广戏的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潮汕农村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活提高,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增加,广大农民对潮剧有特殊的爱好,乡镇企业或农民自愿集次聘戏演出,成为农村的时尚。乡里聘戏,一般两三班,四五班,多的十几班,使在城市戏院遭到冷落的潮剧团,在农村得到了生存的广阔天地。

    三是海外演出的开拓。80年代以来潮剧院及潮汕三市所属的潮剧团,相继应聘到泰、新加坡,以及香港、澳门等地演出。1979至1989十年间,共有22个团(次)到收述国家和地区演出,其中有友好访问演出,慈善事业演出,联合演出,但主要是商业性演出。

    90年代以来,国内潮剧团到海外演出更多,除泰国、新加坡外、还到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越南、柬埔寨等国家演出。此外,还有一些艺术人员、演员应聘到新加坡和泰国等地的潮剧团体进行艺术传授和排练。1993年1月在汕头举行首届国际潮剧节,有来自美国、法国、泰国、新加坡、香港以及潮汕、福建共29个职业和半职业剧团参加,潮剧海内外艺术交流达到一次空前的规模。

    四是创作、上演了一批优秀剧目,如《张春郎削发》、《袁崇焕》、《八宝与狄青》、《陈太爷选婿》、《终南魂》、《益春》、《两县令》、《百里桥》等,现代剧《彭湃》、《七日红》、《丁日昌》、《碧血金枪》、《恩怨宋家妇》、《千金女》、《回唐山》、《李队长筹粮》、《三香茶店》等,这些剧目,分别获得全国、省、市有关部门的奖励和各项艺术奖。

    五是培养潮剧人才。汕头戏曲学校恢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受破坏的建制,潮州市、揭阳市也恢复或创办培训班、训练班,使潮剧后继有人。

    随着音像传播的普及,潮剧录制了大量录音带、录像带、影碟等;举办潮汕三市潮剧卡拉OK大赛;在一些小学,试开潮剧、潮乐课,使潮剧进一步普及。此外,潮剧理论研究工作也出现了一批成果,出版《潮剧志》、《金钗记及其研究》、《潮剧闻见录》等专著,创办《潮剧年鉴》、《潮剧研究》等刊物;举办《李志浦剧作研讨会》、《潮剧唱腔研讨会》等。潮剧理论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潮剧从管理体制到艺术创作,如何适应新的历史潮流,还有待不断地探索和改革。

    猜你喜欢

    [潮剧]曾把菱花照(《扫窗会》选段 王金真唱)简谱-其他曲谱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潮剧]曾把菱花照》戏曲谱

    2022-06-07

    潮剧演员涂玲慧

    戏曲学院表演系教授、有“天下第一袖”美称的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涂玲慧莅汕为小梅花潮剧艺术培训中心的小学员传艺,令“小梅花”们眼界大开,得益匪浅。涂玲慧本次莅汕,主要是执导小梅花潮

    2022-05-25

    潮剧名家新秀陈秦梦演员介绍

    潮州市潮安县人,二级演员,应行小生。曾任广东潮剧院二团副团长,现为广东潮剧院一团艺委会副主任。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列为汕头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1965年毕业于汕头戏曲学校,

    2022-05-20

    潮剧名家新秀陈鸿飞演员介绍

    陈鸿飞,男,1968年12月生,广东澄海人。1989年毕业于广东省汕头戏曲学校,工丑行,现为广东潮剧院一团三级演员,广东戏剧家协会会员。从艺十几年来,先后扮演了《闹钗》中的胡琏

    2022-05-20

    潮剧新秀陈光耀演员介绍

    潮阳市灶浦镇人,广东潮剧院二级演员,老生当行。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61年考入广东潮剧院青年实验剧团,拜名老生张长城为师,专工老生行当。1976年调汕头地区潮剧团,后调广东

    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