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广场戏的游动戏台却真正是潮汕的“土特产”,具有独特别致的风格。 这种游动戏台最大的优点是构搭简便而又实用。早期的踮脚戏棚多为六柱,竹竿为架,桐油帆布或谷笪覆顶,木板铺台,色帘作幕,整体似“厂”字状。
我们从现收藏于潮州市博物馆的清康熙年间潮州画家陈琼所作《修堤图》中的“演戏庆功”画幅中便可以看到这样的六柱戏棚。及后广场戏的戏棚没有根本性变革,所用材料及构搭方式与此类“竹帘戏”大同小异。
只是台子搭得大一些,多为12柱,一般阔、深均为16米,高8米,棚顶改用竹篷,并从“前平后垂”改为“双泻水”,竹帘也改用大幅布幕,舞台周围加用谷笪圈严,只露舞台正面,两侧加悬素色帐幛,弦乐和打击乐从竹帘后移居棚前两侧帐幛后,分开成文武畔(武左文右)。这样的规格已与汕头市区大观园戏院的正规戏台基本无异。在农村这样简便的戏棚上能演出与城市戏院规模相当的潮剧。
猜你喜欢
提示:在曲谱图片上单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将曲谱保存到您的电脑中,打印时候可将图片插入到WORD中,调整合适大小打印即可《[潮剧]曾把菱花照》戏曲谱
2022-06-07
戏曲学院表演系教授、有“天下第一袖”美称的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涂玲慧莅汕为小梅花潮剧艺术培训中心的小学员传艺,令“小梅花”们眼界大开,得益匪浅。涂玲慧本次莅汕,主要是执导小梅花潮
2022-05-25
潮州市潮安县人,二级演员,应行小生。曾任广东潮剧院二团副团长,现为广东潮剧院一团艺委会副主任。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列为汕头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1965年毕业于汕头戏曲学校,
2022-05-20
陈鸿飞,男,1968年12月生,广东澄海人。1989年毕业于广东省汕头戏曲学校,工丑行,现为广东潮剧院一团三级演员,广东戏剧家协会会员。从艺十几年来,先后扮演了《闹钗》中的胡琏
2022-05-20
潮阳市灶浦镇人,广东潮剧院二级演员,老生当行。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61年考入广东潮剧院青年实验剧团,拜名老生张长城为师,专工老生行当。1976年调汕头地区潮剧团,后调广东
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