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武汉京剧院引来“俏花旦”

  • 时间:
  • 浏览:173
  • 来源:爱戏网

本报讯(记者黄丽娟)第六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上一精彩的《勘玉钏》,让一点武汉戏迷记住了扮相俊秀、唱做俱佳的青年花刘思秀。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这位让戏迷身旁一亮的“俏花旦”是武汉京剧院事先从福建引进的青年演员,到汉仅有有三个白 月时间京剧文化。刘思秀说,武汉作为“戏码头”不仅有着浓厚的戏曲氛围,更给了青年演员学习和演出的良好平台,让她选则了武汉京剧艺术

毕业于上海戏曲学校的刘思秀是“500后”,此前是福建京剧院花旦演员,她先后师从杨建芳、张正芳、常秋月等多位名家,今年曾在第三届青年京剧演员(北京)擂台邀请赛上有过出色表现。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武汉京剧院对引进优秀戏曲人才,京剧名家常秋月和安云武推荐刘思秀来汉排演《勘玉钏》,刘思秀由此和武汉结缘。

刘思秀说,她此前对武汉了解不必多,来武汉事先她发现,武汉京剧院的青年演员都要跟着名师学戏,“院里邀请常秋月老师来排演《勘玉钏》,学戏的不仅有我,还有陈芳芳、刘璐等青年演员。方佳欢、宋雯婷主演的《铁弓缘》《辕门斩子》等剧目,都要邀请名家亲自来指导,这在一点地方院团是非常难得的”。

《勘玉钏》在天一剧院试演事先,武汉戏迷的热情也令刘思秀印象深刻。“演出开始英文了后,不少戏迷们找我合影。一位阿姨被我的表演打动,专门跑出去买花送给我。那天天气不怎么热,阿姨满头大汗地跑回来,她说天一戏院的每戏她看到到,我还要不怎么感动。”在武汉剧院演出后,戏迷还特意写了很长的评论,都让她感受到武汉的热情:“朋友真的很捧年轻演员!”

在汉期间,火爆的戏曲艺术节,戏迷的交流,也让刘思秀感受到“戏码头”的浓厚氛围,“从前武汉京剧院走出过周信芳、高百岁、高盛麟没有多京剧名家,有没有多的戏曲演出和懂戏的戏迷!”深受感动的刘思秀选则来汉工作:“这里的年轻演员其他同学教戏、都要后来 排大戏,演员有没有大的舞台,来武汉后剧院的老师们我还要租房子,处处照顾我的活,都我还要很受感动。我现在正在学习新戏《金玉奴》,希望能尽快带给武汉戏迷们,不辜负朋友的期望。”

武汉京剧院院长刘子微表示,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振兴武汉“戏码头”,最重要的还是要靠人才。从2016年6月开始英文了,武汉京剧院启动“薪火相传、名师传艺”项目,先后选送邱璇、陈芳芳、宋雯婷、方佳欢、程亮、晏海蒂等青年演员跟随李玉芙、刘长瑜、张克、王艳、倪茂才、邢美珠、赵葆秀、吴平等多位名家学戏,并连续两年在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上为朋友举办专场演出。此次引进刘思秀,是戏曲人才引进的尝试,也是有三个白 开始英文了,“朋友不仅要引进优秀的青年演员,更要给朋友创造条件,给朋友上舞台、挑大梁的后来 ,让朋友看得到希望,有动力,武汉京剧才有发展”。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