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剧目《逍遥津》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京剧
  • 《逍遥津》又名《白逼宫》,是京剧四大须高庆奎的代表作之一。此剧在某些地方戏如秦腔中也有演

    汉献帝刘协因曹操权势日重,与伏后计议,派内侍穆顺给后父伏完送去血诏,嘱约孙权、刘备为应以锄曹。曹操从穆顺的发髻中搜出密书,带剑入宫,命华歆把伏后乱棒打死,还鸩杀了伏后的两个儿子,杀了伏完及穆顺的全家。

    此剧名约“逍遥津”,实则如今的传本已与此三字没有关联。逍遥津是安徽合肥的一个地名,老剧本前面有一段张辽大战孙权于逍遥津的情节,故得此名,沿用至今。

    唱段分析

    此剧中有两段唱颇为著名,现做简要分析。

    先是一段[西皮导板、原板转快板、散板]唱腔,出现在汉献帝被曹操威胁逼迫,忍无可忍,回宫与伏后计议,起草诏书。这段唱腔表现了献帝的急迫和激昂的情绪,节奏和尺寸都很紧凑。应该说,这段唱的唱词写得很差,拖泥带水且用词极不讲究,比如“含悲忍泪草诏写,手提羊毫写根苗。上写晓谕众卿晓,各路诸侯听根苗”这几句,连续两句以“根苗”二字的收尾和第三句的接连两个“晓”字以及三个重复的“写”字,这样的格式均为文本创作中所禁忌。但是,这段唱的板式设计极为得体,情绪的把握非常准确和适度,激愤又不张扬,听起来虽不长但很过瘾。我想,这样的词曲“矛盾”在许多京剧传统戏中是个通病,问题是,流传下来的往往是“唯曲至上”的段子,唱词反倒成了其次,此中原由值得体味,尤其在目前的创作走势中。

    剧中久负盛名的一个唱段是后面的大段[二黄]唱腔,献帝在伏后被打死后携二皇子忧居宫院,这段唱凄楚、哀伤而又激愤异常,格式上由于以长达十一句的“欺寡人”的排比为中心,所以显得格律规整,尽管为“凑数”也出现了如“犯人受罪”和“犯人发配”这样的重复。同样,此段唱腔的结构设置更是值得称道的,几乎是每句都精雕细刻,不同凡响,堪称京剧老生声腔艺术之典范。

    第一句:粗略统计,只这一句导板,用时大概在2分30秒左右,时而如云绕雾间,时而似雨落枝头,时而若江潮汹涌稍纵即平,时而仿溃堤决口浪底翻沙,丝毫没有沉繁的感觉,如此,所谓“一句话唱半天”的说法就是偏见了,只要你能坐下来细品这段《逍遥津》。

    第二句的[回龙],尾字的处理又是一妙:京剧大部分的回龙腔都是甩出去的,通常形成剧中爆棚之效,而这里,反其道而行,“悲”字不是唱出而是“喷”出,气口有力,适时收腔,真有心肺气炸的感觉。

    第三句始转为原板,“曹孟德”三字的装饰音“装饰”起汉献帝的刻骨之恨,饮恨的感觉油然而生,“与伏后”的后面用一个“哇”的虚词,使听者感觉出汉献帝对事态发展的懊恼和失望。

    第四句的“不”字向下顿以及“相随”二字的低回拖腔都把人物此时的心态表现的十分准确,尤其是接下来一句的“年岁小”的“小”字,在婉转的低腔中刻画出一位懦弱帝王的怜子之情。

    转入[慢板]后的“牙根咬碎”,“根”字的鼻音和“咬”字的一唱三叹,这时的唱腔已经完全融入了人物的当时情境和心态,唱而非唱了。

    在后面大段的排比处理得规范而相对平静,无论是从唱段结构上看,还是人物思绪上讲,此时的平静即是必须的,也是合理的,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汉献帝的无奈慨叹,至[垛板],终于又树欲静而风不平,“回归”的音域跳跃明显,激愤再起,只一瞬,“残兵败队”的[散板]让人听出了“绝望”的呻吟。

    京剧《逍遥津》唱词

    [二黄导板]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

    [二黄碰板]不由孤一阵阵好不伤悲。

    [二黄原板]曹孟德与伏后结下仇对,

    害得她魂灵儿不能够相随,

    二皇儿年纪小孩童之辈。

    不能够到灵前奠酒三杯。

    (二段)

    恨奸贼把孤王牙根咬碎,

    [二黄三眼]上欺君下压臣作事全非。

    欺寡人在金殿不敢回对,

    欺寡人好一似猫鼠相随

    欺寡人好一似家人奴婢,

    欺寡人好一似墙倒众推

    欺寡人好一似风摆芦苇,

    欺寡人好一似孤灯风吹

    欺寡人好一似孤魂冤鬼,

    [二黄垛板]欺寡人好一似扬子江心,

    一只小舟、风狂浪打、浪打风狂,波浪滔天,难以挽回。

    [二黄原板]欺寡人好一似残兵败队,

    又听得宫墙外喧哗如雷。

    猜你喜欢

    京剧爱好者的天堂——爱戏网(www.aixiw.com)

    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传统文化的魅力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而京剧,作为中国戏曲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唱腔、华丽的服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今天,我们要为您推

    2025-04-01

    京剧大师赵燕侠病逝 曾演阿庆嫂

    北京京剧院3月19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京剧艺术大师,京剧赵派艺术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2025-03-20

    京剧演出时骑马动作的四个步骤

    在京剧中,“骑马”动作是程式化的表演,没有真马,全靠演员的身段、道具和配合来完成。虽然没有固定的“四个步骤”定义,但根据京剧表演的惯例和艺术逻辑,可以将“骑马”的表现提炼为四个

    2025-03-17

    京剧演出时一般怎样表示骑马的动作

    在京剧表演中,由于舞台条件的限制和艺术表现的需要,演员并不会真的骑马,而是通过一系列程式化的动作和道具来象征性地表现“骑马”。这种表演方式既体现了京剧的虚拟性,又展现了演员的身

    2025-03-17

    京剧艺术在世界文化中的价值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世界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最高代表之一,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京剧艺术在世界文

    20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