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存的古戏楼如今都散落在何处?一起来找找吧!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北京现存的古戏楼如今都散落在何处?一起来找找吧!

2015-10-17  wunianyi 展开全文




北京古戏楼是上至皇帝,下到百姓祭祀、看戏娱乐的地方,也是戏剧发展和演员成长的地方,还是记载梨园轶事的地方。古戏楼虽没有灯光和音响设备,但戏楼的建筑木结构变化多样,装饰绘画精彩,承载着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梁欣立、任震编著的《北京古戏楼》介绍了北京地区现存清朝中期到民国初年的古戏楼六十余座,对它们的历史、建筑及目前的状况都有所描述,是一部极具地方特色的佳作 。
上面是官方评论,放在前面让亲们大致有个印象哈。

作者简

梁欣立,北京人。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北京地区历史文化,著有《北京古狮》《北京古桥》《北京古墙》和《北京清真寺调查记》等。


任震,北京人。中国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组织并参与馆藏民国文献的整理与揭示工作。


从北京城的古狮、古桥、古墙,再到古戏楼,可以看到梁欣立先的研究轨迹一直坚守在对中国数千年古老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上。有幸结识梁先生,是在《北京大院记忆》一书的作者交流会上。简短的交流中,梁先生一直诉说着对于老北京民俗文化的热爱和惋惜。十多年来,他跋山涉水,几乎走遍了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街巷和村镇,对每一座古桥,每一处古戏楼都如数家珍。相信这本从民俗学角度研究撰写的《北京古戏楼》,会带给大家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作者的话:唱昆吟曲的北京古戏楼



北京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迹包罗万象,历史故事叙久言长。北京的古戏楼是众多古建筑中的一种建筑形式,从紫禁城的皇家古戏楼到山沟村落的古戏台,北京的古戏楼在历史上有过几百座,保留至今有60余座,座座穿越历史,留存着记忆,让人回味。


古戏楼最早用于祭祀祈神,后来庙会赶集聚集了人群而建台观戏,通过戏曲娱乐的形式进行宣传教化,使得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


北京元代以前就有戏曲表演的记载,保留至今的古戏楼建筑最早为清代建造,且大部分戏楼都与庙宇相关。封建时代人们精神上需要祈求神灵保佑,统治者愿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愿神灵保佑家庭幸福平安,发财致富,这些都通过戏楼上演唱的戏文故事释解,得到精神抚慰。戏楼还是戏曲发展的基石,是故事演艺的地,是演员成长的舞台。


古戏楼建筑或古戏台建筑的叫法没有严格的区分规定,因为“戏台”有指整个建筑,也专指演员表演的戏台平面部分;“戏楼”建筑比戏台建筑复杂一些,包括两层或多层戏台及附属房间的一体建筑。这里按民间的分法,整座建筑戏台口上采用两根柱子支撑顶盖的,规模较小的称“戏台”;而戏台口采用四根柱子以上或两层建筑以上,建筑规模较大的统称“戏楼”。


总的来讲北京古戏楼分两大类型:一类是台口露天的戏楼建筑或戏台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式三层大戏楼,寺庙前的戏台,也有庙宇山门与戏台合二为一的戏楼;另一类是室内的戏台建筑,有殿堂内建一座带屋顶的小戏台,还有船坞式棚顶建筑内带二层包厢、池座的大戏楼。大戏楼表演的戏台大都是三面敞开,背景隔墙做装饰,两边设上场门和下场门。隔墙前为前台,隔墙后为后台,没有现代舞台的侧幕设施。


清朝年到民国初年这段时期,是北京古戏楼发展的兴盛期,因为上至皇帝、后妃、亲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以在戏台观戏为精神享受和心灵安慰。开始是小段曲调,简单的剧情,发展成整本整剧目,后来又有多本套戏,一演就是十天半个月,从清晨唱到夜晚,从古说到今,讲神说人。社会的需求使得一个个剧种,一批批艺人通过戏台上的表演展现,锤炼发展成熟,留名千古。


北京古戏楼的分布主要在城区,紫禁城内有大戏楼和小戏台,皇家园林内有戏楼,王府、会馆内有戏楼,广大乡村的一些庙宇附带戏楼,清朝时宫廷活动或重大庆祝之事沿街搭建临时有棚顶戏台的“行台”,有些饭庄酒楼也设厅堂内戏台,代办堂会。


20世纪40年代以前北京的戏楼数量达到顶峰,但没有详细的统计数字。随着西方电影的出现并普及,人们娱乐的方式多样化,戏楼或戏台也顺应社会发展,专门经营戏楼的改建成影剧院,大部分戏楼都被拆除另作他用,保留到今天的大部分北京古戏楼只作为古建筑修复,让人们知道古戏楼的建筑规模和建筑形式,它蕴涵着北京的历史和文化。


……

一座座古戏楼或古戏台,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记录着数百年历史的兴衰沉浮。倘若站在古戏楼前,能让人们聆听到依稀的历史回声,铿锵的锣鼓、悠扬的旋律、婉转的唱腔……隐约穿越古老的戏楼建筑缓缓飘洒而来到我们身边,那纵贯古今的剧情故事都依托着古戏楼表演展示出来。

(上述文字节选自作者序言)



翻开目录你会发现,本书将北京现存的六十余座古戏台按照地域,分别归入东城、西城、海淀、昌平、门头沟、丰台、密云、延庆、房山等区县范围内,这样的安排是不是既利于大家查找阅读,也方便感兴趣的朋友日后进行实地考察呢?


下面是节取的部分目录:


东 城 区


畅音阁大戏楼

漱芳斋戏楼

漱芳斋风雅存小戏台

长春宫二戏台

倦勤斋小戏台

丽景轩戏台

景祺阁戏台

升平署戏楼

那家花园戏台

阳平会馆戏楼

隆安寺戏楼


西 城 区


霓裳曼舞戏楼

恭王府大戏楼

庆亲王府戏楼

湖广会馆大戏楼

安徽会馆戏楼

正乙祠戏楼

陶然亭清音阁

醇亲王府南府戏台


海 淀 区


同乐园清音阁戏楼

乐奏均天戏台

德和园大戏楼

听鹂馆戏楼

北坞戏楼

温泉护国寺戏台

白家疃怡贤亲王祠戏台

上庄东岳庙戏台

昌 平 区

……

门头沟区


圈门戏楼

灵水村龙王庙戏楼

西胡林九圣庙戏楼

东斋堂戏台

马栏村戏楼

沿河城戏楼

张家庄戏楼

大村娘娘庙戏楼

李家庄药王庙戏台

妙峰山喜神殿戏神

丰 台 区

……

密 云 县

……

延 庆 县

……

房 山 县

……





漱芳斋戏楼



漱芳斋位于紫禁城后六宫北端的重华宫院内,与御花园一墙之隔。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乾隆即位后对这里进行改造,院里添建了一座重檐庑殿顶戏楼。


漱芳斋戏楼在宫廷里属于中型规模戏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方亭式,立柱支撑,南游廊,是座独立建筑。戏楼一层东、西、北三面敞开式,戏台口朝北四根立柱,檐下悬挂“升平叶庆”匾额,匾额两边楹联为“日丽瑶台寰宇休明传鼓吹,风情玉漏万方欢乐入歌谣”。戏台基座高0.9米,设有矮木围栏,台口阔宽7.9米,进深4.5米,面积35.6平方米。后接游廊可通扮戏房,台顶天花板有“天井”通向阁楼,架辘轳架,二层阁楼四面木棱格花窗。


漱芳斋戏楼前一小空场,对面五楹漱芳斋殿,殿主要用于看戏。戏楼东西两侧以游廊贯通,与扮戏房相通。该戏楼坐北朝南,白天看戏阳光影响看戏效果,帝后们宁可牺牲了视觉效果——逆光看戏,演员们在南边唱念做打,帝后们在北边往南面看,再赶上个“日丽瑶台”的艳阳天,眼睛累是肯定的了,只能眯缝着眼睛“听”戏而不是看戏。



此戏楼是宫廷内主要演戏场所,承应宴戏、庆寿戏、节令戏、宫廷连台本戏等。升平署档案记载:嘉庆年间至宣统年间的一百年里,漱芳斋戏楼演出过大戏《劝善金科》《征西异传》《铁旗阵》《下河东》《兴唐史》《普天同乐》《忠义传》《三侠五义》等剧目。清末,升平署外学戏班进宫演出,多在漱芳斋戏楼。1922年,梅兰芳在漱芳斋戏楼为溥仪演出《游园惊梦》和《霸王别姬》等剧目。目前,漱芳斋院落对外不开放。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what are the props always seen in peking opera

InPekingopera(Jingju),propsareminimalbuthighlysymbolic,usedtoenhancethestylizedperforman

2025-04-18

how are onstage characters in jingju beijing opera classified

InJingju(Beijingopera),onstagecharactersareclassifiedintofourmainroletypes,eachwithdisti

2025-04-18

in jingju the role type known as chou is

InJingju(Pekingopera),theChouisaroletyperepresentingcomicorclown-likecharacters,oftenmal

2025-04-18

in jingju the role type known as jing is

InJingju(Pekingopera),theJingisaroletyperepresentingmalecharacterswithbold,larger-than-l

2025-04-18

in jingju the role type known as dan is

InJingju(Pekingopera),theDanisaroletyperepresentingfemalecharacters.Itincludessubtypesli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