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探幽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梨园轶闻》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京剧资料书。它不仅让读者知道许多鲜为人知的梨园轶事,而且给人以梨园发展的历史知识。尤其是作者刘嵩,他不是梨园子弟,却写了梨园轶事,这是难能可贵的。

《梨园轶闻》所涉及的面广是该书特点之一。从老三鼎甲到戏校学,从生时住宅到死后茔地;从科班出身到票友下海;从四维戏校到北京艺培;从四大名到四大皇后;从同名演员到同名科班……几乎把北京的梨园往事都涉及到了。可见这55章26万字所包容之广,也正是由于包容面广,才反映了作者的知识面广、思路之广、探讨寻根之广。

《梨园轶闻》另一特点是填补了史料的不足。有关梨园子弟的书籍、文章不少。但专为某位演员写几代梨园的不多。而《梨园轶闻》却写了廿多位知名度很强的演员,并且把他们的竖向师承、横向联姻都详实地写了出来,说详实是因他不是道听途说而是家家专访才得到真实资料的,既填补了史料的不足,又纠正了以往书籍中的误传。如写富连成科班的有,写四维戏校的无。作者在访问多位原四维师生之后,写成的文章,确实是弥补了史料中的不足。

《梨园轶闻》纠正了一些不正确的传闻。例如电视台某主持人说:“李世芳与张春华同乘一架飞机,结果李世芳因飞机失事而罹难,张春华却死里逃生。”而该书不但把二人乘机的不同时间、不同航向、不同结果写得极为详实,而且把另一次空难的人员遇难也极为详实地写了出来。这都是作者在走访有关人员后写成的。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者通过10余年的努力,走遍数代演员居住的地方,不但访问核实了演员的居住地,而且还拍照了旧居照片。它既是佐证,也是纪念,因为其中大部已拆除另建高楼了,这些照片就成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可惜该书未能刊登。且不说走访、拍照要花费多大体力、物力,就说把从宣南到崇这一广大地区一一调查核实,就得要付出多大的毅力、耐力呀!他今天的耕耘不是为自己的收益(他付出要比收益大多了),而是为京剧史留下有价值的史料和史照。希望再版时能予以刊登。

最后,想说一点看法,供京剧研究参考。综观全书内容,可以更深入地体会京剧界人士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特点,其表现出的个别之处仍保存其过去的历史痕迹。这种特点也正是当年潘光旦教授《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这一优生学工作的事实基础,在今天似乎可更全面、更科学地利用这种轶闻性质的资料,在分析京剧的继承、创作问题上,作为参考。

(刘曾复:首都医科大学生理学教授)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猜你喜欢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

马小曼

马小曼(1947年-),女,京剧旦角。马连良之女。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派青衣,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之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作为北京京剧院“梅派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