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杜镇杰:京剧创新同时应注重挖掘传承经典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杜镇杰:京剧创新同时应注重挖掘传承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秘诀就在于“继承传统,推陈新”,戏曲艺术更是“守正创新”的杰出代表。

        戏曲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中国地方戏曲百花争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但在影视文化、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多方面严峻挑战下,面临剧种萎缩、剧目失传、人才缺乏、观众流失等困境。作为中国国粹之一,京剧在新时代的创新表达也时摆在京剧从业者面前的重要命题。

        本次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也聚焦戏曲文化,提出了“建立戏曲保护制度”“推动戏曲文化发展”“让戏曲发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等多个提案、议案。

        作为京剧名家北京京剧院演员杜镇杰也对京剧的保护传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京剧宣扬的是真善美、忠孝仁爱、仁义礼智信。我们传承的也是优良的传统美德,像《四郎探母》《失空斩》《岳母刺字》《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满江红》等都在弘扬正面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中华民族的高尚气节。我们传承京剧作品,需要守护好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同时要通过一场演出,帮助观众对传统艺术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让观众能够领略到传统艺术的真正魅力。

        京剧在保护、传承、发展、创新的过程中也应对症下药,不应为了迎合市场一味改革,在创新的同时也应不断挖掘和复排优秀的传统剧目,展现当年艺术家创作时的舞台规范、唱腔谱曲,特别是艺术精神和艺术理念,当然也应在营销方式、传播手段上紧跟新时代的步伐,这是拨开当下京剧迷雾的重要路径。北京京剧院也在京剧文化的创新发展之路上不断努力。寻民族艺术复兴之梦,承先贤之泽。“寻梦·承泽”是北京京剧院推出的,以挖掘上演传统骨子老戏为主的精品系列演出。承泽,就是要找回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经过新一代演员继续跟老师学习,精益求精让戏重新回到舞台上。寻梦,便是寻一个恢复传统文化的再兴起之梦。

        据了解,2022年“寻梦·承泽”项目将先后于3月、6月、11月、12月演出 《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凤还巢》《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赵氏孤儿》《玉堂春》《悦来店》《乌盆记》《杨家将》《金山寺·断桥·雷峰塔》《伍子胥》《四进士》《楚宫恨》《红鬃烈马》等传统经典剧目。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