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张玉娟弘扬国粹登上大舞台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弘扬国粹登上大舞台

        一米六几个头的张玉娟既高挑又精神,说起话来底气十足,如果不说年龄,实在看不她今年已经81岁了。张玉娟说,退休后自己的日子过得很充实,唱京剧、打太极,这份热爱和坚持,让自己看起来要比同龄人年轻很多。 

    人民教师从小痴迷戏曲 

        家住青岛市市北区的张玉娟出于1941年,她从小就对京剧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 “那时,每次听到邻居家播放京剧的声音,我就会被吸引,经常能在门口听好长时间。 ” 

        尽管因家庭原因没有学成京剧,但张玉娟却一直在学习上出类拔萃。“我在老二中上了六年的时间,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玉娟笑着告诉记者,由于当时自己语文成绩比较突出,文章写得好,老师曾一度想培养她成为作家。 

        毕业工作后,张玉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教过语文,也教过历史,不管在小学、初中,还是后来的市南区干部学校,她都尽职尽责,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的时间。 

    学唱京剧收获健康快乐 

        1996年,张玉娟从单位正式退休。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她终于也可以了却年轻时没实现的心愿。 “其实我有很多爱好,但比来比去,还是选择了京剧。”张玉娟说,走进老年大学学习京剧,她就是希望退休后能在这里找到快乐。 

        从1996年进入老年大学以来,张玉娟一直是学校里最勤奋的学员,不仅如此,她还和一些喜欢京剧的票友一起自发成立了京剧社。“票友是很不容易的,票友想要成为“角儿”,要很酷爱才行。 ”张玉娟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唱的是青衣,每周她和票友们都会有固定的两次排练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唱唱戏、说说笑笑,既快乐又健康。 

        在张玉娟家中,记者看到很多她唱京剧时的照片。照片上的她神采奕奕,身段优美,就像一个在戏台上表演的专业京剧演员一样,那一招一式,尤其那一袭水袖中微露的芊芊玉手,扇轻握,台步轻盈,美不胜收。 

    壮心不已盼登更大舞台 

        张玉娟告诉记者,这些年,自己曾在“爱青岛”京剧票友大赛中获得过十佳表演奖,也曾代表青岛市老干部艺术团参加过演出,但是近几年,由于年龄逐渐增大,加上疫情方面的影响,登台的机会越来越少。“我最拿手的就是扮演 《绣红旗》里的江姐,但一直没有机会登台表演,只是在老年大学的课堂上表演过,这一直以来是我的一个遗憾。 ” 

        现在,张玉娟每周有两天和票友们一起唱戏,天天早上都会去小区附近的公园打太极,生活平静而有规律。“老年人退休后,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要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不仅如此,还要在饮食起居方面有规律,注意自己的健康。 ”张玉娟说。 

        对于以后,尽管已到耋耄之年,但张玉娟还是有自己的小心愿,“如果有合适的队伍能吸纳我,让我把最拿手的《绣红旗》在舞台上表演,我就没什么遗憾了。 ” 

猜你喜欢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