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花鼓戏-发源地和特点等地方剧种介绍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 皖南花鼓戏
  • 皖南花鼓戏原为花鼓调,为安徽5大剧种之一,流行于皖南与苏南、浙江相毗邻地区,而以宣州、郎溪、广德、宁国一带为盛行。它是百年前湖北东路花鼓调与河南灯曲随移民流入皖南,先与皖南地区的民间歌合流演唱,后又接受了徽剧京剧等兄弟剧种的艺术影响,逐渐发展演化而成长的一人富有乡土气息的剧种。

    猜你喜欢

    皖南花鼓戏特点(表演艺术)

    皖南花鼓戏表演艺术是从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它以白扇子、红毛巾、彩色带为基本道具,根据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的变化,构成多姿多彩的舞蹈和形体动作,伴着特定的锣鼓节奏翩翩起舞,以表达人

    2022-05-29

    皖南花鼓戏特点(通俗活泼)

    皖南花鼓戏的剧目中,喜剧占多数,尤其是生活小戏的喜剧色彩更浓厚,塑造了各种风趣、勤劳、善良的喜剧人物。喜剧是丑行的当家戏,所以丑角在传统剧目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戏以丑角为主

    2022-05-29

    皖南花鼓戏特点(民歌风味)

    皖南花鼓戏的唱腔很有民歌风味,变化多端,优美动听。唱腔分为主腔和花腔两类。主腔类有“四平调”、“蛮蛮腔”、“北扭子”和“淘腔”等,“淘腔”中有快、慢、中、长、悲、喜等十余种板式

    2022-05-29

    皖南花鼓戏的起源

    清康熙至光绪的间,湖北、河南地方多次遭受水旱灾害,灾民陆续南迁。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前后,宣城、广德、宁国、郎溪等地成为太平军与清兵争夺的战场,居民多避难外逃,这一带便成

    2022-05-29

    皖南花鼓戏的表演艺术

    皖南花鼓戏表演艺术是从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它以白扇子、红毛巾、彩色带为基本道具,根据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的变化,构成多姿多彩的舞蹈和形体动作,伴着特定的锣鼓节奏翩翩起舞,以表达人

    202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