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杨赤六次上春晚 生生不息梨园情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爱戏网

杨赤六次上春晚 生不息梨园

杨赤接受媒体采访。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锦绣梨园新气象,生生不息续辉煌。2022央视春晚舞台上,京、豫、越、黄四剧种联袂登,老中青少四代人同台演绎《生生不息梨园情》,彰显中国戏曲艺术魅力,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节目在年轻观众中间引起强烈反响,他们纷纷点赞,话题“长大后才明白中国戏曲的美”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舞台上,有一张大连观众倍感熟悉和亲切的面孔: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大连京剧院院长杨赤,带领4名9岁“小包公”唱响《赤桑镇》选段,唱腔雄厚、韵味十足,赢得一片喝彩。演结束后,杨赤接受了记者专访。语音通话中,能听出他声音的沙哑、感受到他的疲惫。这段时间,杨赤确实累坏了,除了央视春晚,他还参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以及辽视春晚的录制,又一次推广了“大连京剧院”这张城市文化名片。

        谈到春晚戏曲节目的特点,六次登上春晚舞台的杨赤表示,从1983年首届春晚到现在,戏曲节目从未缺席,今年则是演员年龄跨度最大的一次,注重表现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既要搞好疫情防控,又要突出喜庆的氛围,今年的春晚遵循‘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主基调,同时追求守正创新、出新出彩。所以,跟往年相比,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既让观众欣赏到了各剧种的精彩绝活,又表现了戏曲艺术的代代相传。”

        《生生不息梨园情》受年轻人喜爱,这让杨赤甚感欣慰。他说:“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文化根脉,是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我们要站在新时代的高度,按照新时代的特色和要求,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在立德树人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让戏曲艺术绽放新时代的瑰宝之光。”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