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

  • 时间:
  • 浏览:43
  • 来源:爱戏网
  • 花灯戏
  • 云南花灯戏
  •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的一种汉族曲艺,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民初形成的一种汉族戏曲形式。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

      云南花灯戏

      最初演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灯小戏,后受滇戏等大戏影响,创立了花灯戏新调。花灯戏演出很注重舞蹈,云南花灯舞蹈的基本特征是“崴”,民间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花灯戏中的歌舞有利于烘托情节和丰富人物性格。云南花灯戏最繁荣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此时不仅涌现了史宝凤、熊臣、袁留安等一批著名花灯戏演员,还出现了《探干妹》、《闹渡》、《刘成看菜》、《三访亲》等享誉云南戏曲舞台的剧目。

      楚雄花灯

      云南的花灯戏共有九大支系,而楚雄花灯是最能代表云南花灯戏艺术的地州之一,楚雄花灯源远流长,是群众中极喜闻乐见、最为普及的艺术形式。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随便开口哼唱几句《大茶山》、《游春》、《闹渡》之类的花灯调,几乎都是十分轻而易举的事。

      关于云南楚雄花灯的起源,较普遍的说法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兵云南,征战结束后,许多士兵没有再返回故里,在与楚雄的“当地人”共同生活、劳动、婚配中,他们将家乡的民间艺术带到楚雄,同云南楚雄地区少数民族原有的歌舞、习俗、说唱艺术相融合,逐步演变、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云南楚雄花灯”。

      元谋县红冈乡是云南花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了花灯演唱活动,到张万育老艺人这一代,已唱了13代人的花灯。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云南楚雄花灯的渊源,说明云南楚雄花灯历史久远。

      从现在保留下来的云南楚雄州元谋传统花灯剧目来看,如《连厢》、《开财门》、《打花鼓》、《玉约瓶》、《三访亲》等等,明清之际便是省较为流行的剧目。另外一些剧目,在省内其他地区不见流传,却和省外的一些地方剧种如昆曲、婺剧京剧等的传统剧目相同,如《王名芳高中》、《张三借靴》、《闵子单衣》、《董永卖身》等等。这充分地说明,云南楚雄花灯同内地文化,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云南楚雄花灯的传统剧目丰富,各个灯班都有自己固定的剧目,一般10~14出。内容丰富多彩,充满浓厚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有对劳动的歌颂,有对爱情的追求,还有对剥削阶级的怨恨和反抗,如《包二回门》、《闹渡》、《董永卖身》、《三访亲》等。

    猜你喜欢

    惊闻噩耗,姚宗儒 先生去世

    惊闻噩耗,姚宗儒先生去世姚宗儒:(1939—2025.11.12)京剧净角少年时师从章少奎、后拜景荣庆为师,1954年入北京联谊京剧团,1960年到吉林省京剧团,并进京主演《五

    2025-11-18

    京剧文化世界

    如果您对中国传统艺术怀有好奇心,推荐您访问“京剧文化世界”(https://www.aixiw.com/peking-opera/index.html),一个以多语种形式呈现的

    2025-11-12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