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戏源于民间花灯歌舞

  • 时间:
  • 浏览:43
  • 来源:爱戏网
  • 花灯戏
  • 云南花灯戏
  •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的一种汉族曲艺,源于民间花灯歌舞,是清民初形成的一种汉族戏曲形式。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

      云南花灯戏

      最初演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灯小戏,后受滇戏等大戏影响,创立了花灯戏新调。花灯戏演出很注重舞蹈,云南花灯舞蹈的基本特征是“崴”,民间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花灯戏中的歌舞有利于烘托情节和丰富人物性格。云南花灯戏最繁荣的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此时不仅涌现了史宝凤、熊臣、袁留安等一批著名花灯戏演员,还出现了《探干妹》、《闹渡》、《刘成看菜》、《三访亲》等享誉云南戏曲舞台的剧目。

      楚雄花灯

      云南的花灯戏共有九大支系,而楚雄花灯是最能代表云南花灯戏艺术的地州之一,楚雄花灯源远流长,是群众中极喜闻乐见、最为普及的艺术形式。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随便开口哼唱几句《大茶山》、《游春》、《闹渡》之类的花灯调,几乎都是十分轻而易举的事。

      关于云南楚雄花灯的起源,较普遍的说法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兵云南,征战结束后,许多士兵没有再返回故里,在与楚雄的“当地人”共同生活、劳动、婚配中,他们将家乡的民间艺术带到楚雄,同云南楚雄地区少数民族原有的歌舞、习俗、说唱艺术相融合,逐步演变、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云南楚雄花灯”。

      元谋县红冈乡是云南花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了花灯演唱活动,到张万育老艺人这一代,已唱了13代人的花灯。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云南楚雄花灯的渊源,说明云南楚雄花灯历史久远。

      从现在保留下来的云南楚雄州元谋传统花灯剧目来看,如《连厢》、《开财门》、《打花鼓》、《玉约瓶》、《三访亲》等等,明清之际便是省较为流行的剧目。另外一些剧目,在省内其他地区不见流传,却和省外的一些地方剧种如昆曲、婺剧京剧等的传统剧目相同,如《王名芳高中》、《张三借靴》、《闵子单衣》、《董永卖身》等等。这充分地说明,云南楚雄花灯同内地文化,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云南楚雄花灯的传统剧目丰富,各个灯班都有自己固定的剧目,一般10~14出。内容丰富多彩,充满浓厚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有对劳动的歌颂,有对爱情的追求,还有对剥削阶级的怨恨和反抗,如《包二回门》、《闹渡》、《董永卖身》、《三访亲》等。

    猜你喜欢

    what are the props always seen in peking opera

    InPekingopera(Jingju),propsareminimalbuthighlysymbolic,usedtoenhancethestylizedperforman

    2025-04-18

    how are onstage characters in jingju beijing opera classified

    InJingju(Beijingopera),onstagecharactersareclassifiedintofourmainroletypes,eachwithdisti

    2025-04-18

    in jingju the role type known as chou is

    InJingju(Pekingopera),theChouisaroletyperepresentingcomicorclown-likecharacters,oftenmal

    2025-04-18

    in jingju the role type known as jing is

    InJingju(Pekingopera),theJingisaroletyperepresentingmalecharacterswithbold,larger-than-l

    2025-04-18

    in jingju the role type known as dan is

    InJingju(Pekingopera),theDanisaroletyperepresentingfemalecharacters.Itincludessubtypesli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