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锣鼓杂戏|敬神祀佛的龙岩杂戏

  • 时间:
  • 浏览:30
  • 来源:爱戏网
  • 龙岩杂戏
  •   锣鼓杂戏,也称“铙鼓杂戏”“龙岩杂戏”,是山西省、河南省的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据唐代贞元二年的临猗县龙岩寺石碑记载,有龙岩寺即有杂戏,按照旧俗,每逢正月,临猗县的龙岩寺都要演锣鼓杂戏以敬神祀佛,故锣鼓杂戏又有“龙岩杂戏”之称。

      锣鼓杂戏的唱腔音乐体制为吟诵体,以吟为主,间以散文念白。诗的朗诵,叫做“云”。每云一句,中间夹一声锣,云完一段,敲一阵锣鼓。其句式多是以七字和十字的对称句为主,而间以散文道白。“唱”在戏中的地位不很重要,主要腔调有耍句(吟句、赞句),除常用的七字句和十字句,也兼用垛字和叠字句,分紧急调和常用调。是锣鼓杂戏的主要腔调;唱句(宫调、弓调),唱时不加鼓点,谓之为干唱。

      锣鼓杂戏演出剧目以军事题材为主,“三国戏”尤多,流传至今的剧目有《伐西歧》《乐毅伐齐》《三请诸葛》等百余种。

      锣鼓杂戏的演员是家族世袭制,大多是子承父业,代代相传,一腔一调一招一式,都是父辈怎么教,子辈就怎么学,只许悉心模仿,不得任意创造。锣鼓杂戏保留了宋金、元杂剧的形态,对认识了解戏曲的原形态、戏曲史及其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6年5月,锣鼓杂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类。

    猜你喜欢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

    探索京剧脸谱艺术——尽在“京剧脸谱频道”

    在爱戏网上的“脸谱”频道,你将沉浸于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世界。从色彩背后的象征意义,到千变万化的图案与画法,每一帧都承载着角色性格的鲜明表达。为什么推荐这个频道?深入浅

    2025-07-28

    马小曼

    马小曼(1947年-),女,京剧旦角。马连良之女。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梅派青衣,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连良之女,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作为北京京剧院“梅派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