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实验京剧《欲海狂潮》12月7日8日上海戏剧学院推出

  • 时间:
  • 浏览:79
  • 来源:爱戏网

实验京剧《欲海狂潮》索票|演绎荒唐事,欲海惊人寰

上海戏剧学院2019灯光设计MFA毕业作品

上海戏剧学院

斜土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斜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

斜土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联合



· 演员简·

刘韩希烨 饰 蒲兰

        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先入室弟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扮相俊美,嗓音甜亮,表演细腻有灵气。师从宋长荣、黄少华、王玉珍、陈朝红、岳慧玲、沈绮琅等。学演剧目《霍小玉》《红娘》《乌龙院》《游龙戏凤》《秋江》《绣襦记》《女起解》《穆天王》等。曾多次赴港澳地区及韩国、白俄罗斯等国家演出交流,参与中央电视台节目录制。大学期间获“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等奖项。中专被授予少儿戏曲“小白玉兰”称号。

戴国良 饰 三郎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青年教师,京剧教研室副主任,2013级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表演MFA艺术硕士。

        获奖情况:2013-2019年上海戏校优秀教职工,2020年上海戏校优秀教研组长,2017年上海文艺人才基金奖教金,第五届艺术院校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交流展示(京剧剧目表演“应知应会”)中分数排名第一,第六届艺术院校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交流展示教师奖,第八届艺术院校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交流展示线下课堂二等奖,中职校首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胜奖。

陈志鹏 饰 白老头

        上海京剧院花脸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4级戏曲表演专业京剧班。攻架子花脸,先后师从朱玉峰、田恩荣、高颖、倪顺福、汪卓等。学演剧目:《取洛阳》《将相和》《战宛城》《古城会》《芦花荡》《霸王别姬》《连环套》《金沙滩》等。获奖情况:2016年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奖学金,2017年荣获上海戏剧学院综合奖学金。

陈申越 饰 茄子花

        2001年出生于上海,2012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院京剧表演专业,主攻青衣,后改为花,师承李秋萍、陈朝红、李静、郭睿玥。在校期间,代表学校赴台湾及澳门、世界戏剧研究联盟大会等参加多场演出,受到学校老师及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演出、彩排剧目有《贵妃醉酒》《苏三起解》《春秋配》《坐宫》《铁弓缘》《豆汁记》《棒打薄情郎》《坐楼杀惜》《梨花颂》《尤三姐 闹酒》,昆曲《牡丹亭 游园》等,已学剧目还有《苏武牧羊》《游龙戏凤》《红娘》《勘玉钏》《断桥》《西施》等。

        2018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京剧表演专业。

演出时间

2021年12月7日/12月8日 14:00

演出地点

大木桥路461号

斜土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二楼剧场

· 演职人员 ·

编剧:徐棻

指导老师:李莎 伊天夫 

京剧移植:刘宇慧  导演:范晶晶

统筹:黄迎  制作人:鞠雪晶 范晶晶    

舞美设计:刘鹏程  灯光设计:王晓涵  

唱腔设计、琴师:杨梅(特邀)

锣鼓经设计、鼓师:刘晟(特邀)

音效设计:叶子昂(上音)

服装设计:张芳未(特邀)

人物造型设计:冷锐(特邀)

多媒体设计执行:金江旭 覃子豪(上音)商荷青  

平面设计:郑淏宁 宿晓萌

舞台监督:聂朴恒  执行制作:金佳依

灯光执行:张琪婕  音效执行:方佳睿

音响设备:沈鸿光  剧场设备:陆敏  

舞台设计助理:许佳玮  服装助理:黄天宜

舞台监督助理:蒋寒冰 汤爽  迁景:曾书径

宣传:宿晓萌 袁潘湘  摄影摄像:田琳娜 马梓豪

演员:刘韩希烨(特邀) 戴国良 陈志鹏 陈申越

乐队:

京二胡:曹嘉文  月琴、唢呐、笛子:朱维鹏

三弦、唢呐:陈一凡  笙、唢呐、大阮:张逸恒

中阮:虞辰炫  大锣:王庆洋

铙钹:王晨    小锣:尹安东

特别感谢

形体指导:杨一驹

录音制作:朱晓龙

大堂鼓:朱辰洋(上音)

薛晓、陈欣、王淳、于博文、陈黉明、蒲得平

陈俊杰、李名扬、秦钟、张译文、黄雅琪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