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每周三京剧小组都有集体活动

  • 时间:
  • 浏览:70
  • 来源:爱戏网

文化活动空间不足 谁来满足“银发族”精神文化需求

    很多时候都自娱自乐

        “忙得很!从早到晚都有事。”97岁的魏鸣一老人如此形容他的退休活。

        满头银发,西装笔挺,皮鞋锃亮,魏鸣一是一个十足的“文艺老年”,爱看法文小说,会唱歌跳,偶尔还写写诗,兴趣广泛。退休前,他在央企担任领导职务,“年轻时工作忙,经常晚上九十点才下班,退休后,这些爱好都迸发了”。

        他的时间表每天都排得满满的:早上起床后就要上网,了解国内时事;上午去摄影,拍照、打印、制版成册样样都自己来;下午和合唱团的老伙伴们一起学唱外文歌;晚上打台球,健身又动脑;偶尔写写书法,逢年过节与老朋友互相唱和诗词……

        和魏鸣一一样,89岁的杨士烨老人退休后也重新拾起唱京剧的兴趣爱好。每周三上午,杨士烨和几个京剧爱好者组成的京剧小组都有集体排练活动。每次排练,老人们唱得有板有眼,不时用手打着拍子,虽然没有华美的服装,也没有精美的脸谱,但自信和满足写在老人们饱经沧桑的脸上,他们动情的演绎引来了不少路过的老人驻足欣赏。

        92岁的李克威老人也是京剧小组的成员之一。从北京广播电台离休后,重新拾起京剧这个以前无暇顾及的爱好。听磁带、看唱本、和票友一起交流学习,过得格外充实。“离休后才有这份闲情逸致,高兴了就唱两句,挺好的。”李克威满足地说。

        魏鸣一、杨士烨、李克威这些老人都有自己的文艺爱好,且生活在同一个养老院。这个比较高档的养老院有不错的文化活动空间,所以老人们具备“自娱自乐”的条件。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