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老生田磊的京剧生涯

  • 时间:
  • 浏览:155
  • 来源:爱戏网
  • 田磊
  •   上世纪90年代初,喜欢京剧的年轻人不多,有志于传承这门传统艺术的年轻人更不多。如果让时间倒流,那正是“80后”田磊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从年轻人变成京剧老的前后。十几年后,在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颁奖舞台上,田磊以在新编历史剧《北风紧》中成功塑造的施宜生形象,勇摘梅花奖。此时,他已是福建京剧院的一名优秀演员。

      田磊是山东人,爷爷是吕剧的编剧、作曲,父亲也在吕剧团里演奏乐器。最初田磊并没意识到,由家庭艺术熏陶引发的对艺术的喜欢后来会变成对京剧的主动痴迷。6岁时,田磊学的是月琴,直到1992年上海市戏曲学校到淄博来招生,他原本是要抱着月琴进入考的。最后父亲觉得,孩子太内向,还是学表演调整一下性格吧。就这样,田磊成了上海戏校一名专攻老生行当的学员,沪上一待就是7年。

      那时候,京剧的生存环境并不好,而从操琴到表演,也有一定的难度。最要命的是,入校后的田磊马上面临“倒仓”,倒不好的话也许就得告别舞台。用田磊现在的话说:“当时决定学戏前景如何真的一点把握也没有”。那时田磊才11岁。“当时我也不懂,完全是家长带进去的,直到毕业,我才渐渐发现了京剧的博大精深,它不仅有唱、念、做、打,有说、学、逗、唱,实在太迷人、太吸引人了。”1999年,田磊戏校毕业,到了福建京剧院。几年过去,迫于当时传统戏剧市场的低迷和各种现代娱乐样式的火爆流行,与田磊同时进院的有的离开了艺台,有的改行做影视,而田磊坚持了下来。他坦言,是京剧的迷人给了自己坚守的信念。

      田磊是幸运的,他自己也强调这一点。毕业后不久,新编历史剧《北风紧》第一次搬上舞台,田磊就担任了施宜生一角的B角,两年后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京剧优秀演员大赛上捧回了“最佳表演奖”。更重要的是,像指导《北风紧》的尤继舜老师、鼓励田磊冲刺梅花奖的张金龙老师,这些老师虽年事已高,仍口传心授,悉心指导田磊的练功、表演。对一个“80后”京剧演员来说,这样的机会是失不再来的。

      和传统剧目相比,《北风紧》的现代气息颇浓。剧中主人公施宜生离开故土,远赴金国,施展抱负和怀恋家乡的矛盾贯穿全剧,在田磊演来更是唱腔高低转自然顺畅,功底扎实,十分立体。田磊承认,自己很喜欢这个剧,因为它能反映现代京剧人的审美思维,“角色很有嚼头”。不过,“一个角色,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演法,各有各的精彩,只有首先做好继承,才能在博大精深中挖掘更多对自己有用的营养,实现京剧的传承。”

      获得梅花奖后,田磊打电话向老师们一一汇报了喜讯。田磊说,梅花奖是我梦寐以求的,如今拿到了而这一页也就翻过去了,就又是新的开始了。(徐晶慧)

    猜你喜欢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