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茂云艺术培训中心的“梨园人”

  • 时间:
  • 浏览:90
  • 来源:爱戏网
  • 艺术培训
  • 桓台县
  •     循着清脆悠扬的京胡声,记者走近了痴迷于戏曲艺术的田茂云,他正在忙着为“学”辅导京胡的演奏,“学生”高方武说:“有了田老师的指点,我们对京胡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田茂云与戏曲乐器结缘已有50余年,他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潍坊市吕剧团的乐器演奏家和作曲家。从小跟着父亲生活的田茂云在传统艺术的熏陶下,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0年,田茂云进入桓台县吕剧团,成为一名专业的戏曲演员。“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戏曲乐器产生了兴趣,并开始学习坠琴、京胡等乐器的弹奏。”田茂云说。凭借不懈的努力,田茂云很快掌握了京胡、坠琴、中阮、琵琶、京剧打击乐器等近10种戏曲乐器的弹奏技巧,并很快成为团里的“台柱子”。
        退休后的田茂云专心从事戏曲乐器的培训工作,并先后被县世纪中学、第一小学、实验学校等多所中小学校聘为课辅导员,也有很多家长和市民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田茂云说:“搞培训不为了赚钱,就是因为自己喜欢而且也会这些东西,就有责任把这些传统艺术传承下去。”田茂云一直坚持戏曲辅导实行一对一的方式,他说:“戏曲乐器的演奏只有手把手地教,才能更好地辅导学生,学生们的成长也会很快。”到现在,田茂云带了近30名学生,他们先后被青岛市京剧院、福建省京剧院等知名演出团队录取。
        而最让他感到高兴和欣慰的是自己的一双儿女,他的女儿和儿子在他的影响下,走上了戏曲表演的道路。田茂云的女儿和女婿都在淄博市京剧院工作,而且都是团里的骨干演员。田茂云的儿子田磊出生于1980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梅花奖得主,出生吕剧之家的田磊6岁就与戏曲结缘,在上海艺校读书时,老生和武生的角色一起练,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颁奖舞台上,田磊以在新编历史剧《北风紧》中成功塑造的施宜生形象,勇摘梅花奖。
        田茂云告诉记者,6岁时,田磊学的是月琴,直到1992年上海市戏曲学校到淄博来招生,他原本是要抱着月琴进入考的。最后他觉得,孩子太内向,还是学表演调整一下性格比较好。就这样,田磊成了上海戏校一名专攻老生行当的学员,沪上一待就是7年。1999年,田磊戏校毕业,到了福建京剧院。几年过去,迫于当时传统戏剧市场的低迷和各种现代娱乐形式的火爆流行,与田磊同时进院的有的离开了艺台,有的改行做影视,而田磊坚持了下来,并一直到现在成为国内知名的青年京剧演员
        田茂云说:“看着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把戏曲这门传统艺术传承下去,自己心里非常高兴。”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