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坞村的五音戏

  • 时间:
  • 浏览:124
  • 来源:爱戏网
  • 五音戏
  •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指引下,文艺创作“百花齐放”,华坞村的五音戏进入了鼎盛时期,并为淄博市五音剧社(五音剧团的前身)输送了马立和、陈珍田、蒲德业等三名专业演员,培养了史素英、史美宗、陈立慧、王立忠、史信宗等十几名年轻演员,并仿照淄博市五音剧团的演形式,加入了文伴奏。琴师为史耀宗,板鼓一直为蒲焕章,并培养了高继昌、史根宗、史贻宗、陈宗田等人充实乐队。这个时期的演出剧目逐渐增多,主要有《彩楼记》《纙衫记》《三疑记》《安安送米》《松林会》《王小赶脚》《老少换》《三不愿意》以及马德玉先的自编剧目《七仙女参观淄博》《苍子花》《反徐州》《西厢记》以及根据鼓词改编的连台本戏《金镯玉环记》等几十出戏,并多次代表市、区、公社进行汇报演出。当时的史素英、陈立慧已成了喻户晓的主要演员,在十里八乡流传着“三天不点灯,看看史素英,一宿不盖被,看看陈立慧”的顺口溜,这个阶段,全村出动演唱五音戏,一时间,剧团演职人员达到数百人,专业演员马立和、陈珍田、蒲德业也偶尔回村参与演出,提高了演出质量。后来经过在淄博市五音剧团工作的马立和先生绍,剧团专门购置了部分淄博市五音剧团替换下来的服装、道具,同时接受了洪山煤矿文工团捐赠的部分戏装,丰富了演出质量,华坞村的五音戏在周边地区造成了空前的影响!这期间,鲜樱桃也几次到大队来指导,对史素英和史美宗两位演员特别器重,对史素英细腻的表演和史美宗“大悠板”赞赏有嘉,几次提出把两位带到剧团从事专业,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如愿,鲜樱桃直到晚年还对此耿耿于怀。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