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9月16日于魁智李胜素领衔国粹之音戏响廊坊

  • 时间:
  • 浏览:125
  • 来源:爱戏网

国韵流芳|于魁智、李胜素领衔,国粹之音,戏响廊坊! 

        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共同主办的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即将在廊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盛大启幕。国家京剧院一团国韵流芳「京剧国粹经典」 《八仙过海》《赤桑镇》《大登殿》将作为本次艺术节“国际民间文艺演”的重磅项目,旨在传递民族传统戏曲的多彩艺术魅力,弘扬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国韵流芳「京剧国粹经典」《八仙过海》《赤桑镇》《大登殿》中,《八仙过海》的人物众多、武打热闹诙谐,是一部久负盛名的神话京剧,由优秀青年刀马、武演员戴忠宇、国家一级演员杜喆领衔主演。舞台上,“金鱼仙子”将与“八仙”手中的法宝一一过招,展示出各种缤纷夺目的京剧开打技巧,令观众大饱眼福。

杜喆《八仙过海》演出图

        情感张力饱满、演唱板式丰富多变的《赤桑镇》由国家一级演员王越、国家一级演员郭瑶瑶领衔主演。这是一部花脸和老旦行当的经典“唱功戏”,尤能彰显“裘派”花脸唱腔醇厚沉稳和“李派”老旦唱腔苍劲挺拔的艺术特色。

王越《赤桑镇》演出图

        压轴呈现的是由“当今京剧艺术的领军人物”于魁智和“当今梅(兰芳)派艺术最具光彩的代表人物”李胜素领衔主演的《大登殿》,这出戏选自传统京剧《红鬃烈马》,堪称全本最高潮,在诠释忠孝节义的同时充分彰显演员们的精湛技艺,可谓常看常新,绝对不能错过!

一个是

“当今京剧艺术的领军人物”

一个是

“当今梅(兰芳)派艺术最具光彩的代表人物”

于魁智和李胜素的所到之处无不蕴满了国风雅韵

很多戏迷朋友对他们的代表作早已如数家珍

不论是《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等传统骨子老戏

还是《梅兰芳》、《袁崇焕》等新编历史京剧

他们的默契配合都堪称是珠联璧合

于魁智、李胜素《红鬃烈马》

戏迷朋友或许会发现

这两位京剧名家和廊坊的牵绊越来越深

且每次亮相都是全场爆满 一票难求!

丝路中心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01

必打卡的高颜值剧院

        论剧场颜值,或是带给观众、演员的体验感,丝路中心还没输过!

        丝路中心戏剧厅以中国红和金黄色搭配为主色调,台口造型是对中式建筑中斗拱的抽象重组,以中式建筑的“抬梁”“斗拱”为骨,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建筑造型。在这一点上设计者可以说是非常用心了。

        此戏剧厅的观众厅设有乐池座席、一楼座席和二楼座席,共有955个席位。像滚筒旋转舞台、乐池升降台等国际先进水平的舞台机械设备在戏剧厅也一应俱全,为演出增加不少精彩buff~



02

把演出交给专业团队

        观众是艺术的欣赏者、检验者,艺术家是艺术的产者、发展者,而丝路中心则将自身定位于两者的桥梁和服务者,必须要赞一波这个人间清醒的认知~

        通常,我们在欣赏表演时只看到了节目的精彩,却往往忽略了背后默默付出的团队——舞台布景、场地搭建、秩序维护......大到一场戏剧的完美呈现,小到每一个座位的排列,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影响到观众体验和艺术家表演。在这一点上,丝路中心则真正做到了专业、贴心、事无巨细,正是趋近完美的演出体验,才能让艺术家的创作近渠完美,为观众呈现更加精彩的舞台!



03

是观众也是“知音”

        对演员来说,看到大幕拉开时台下的座无虚席,听到大幕拉上后台下依旧的掌声不息,此刻,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国家京剧院一团曾三次来到丝路中心演出,正因为丝路中心的戏迷朋友懂戏又爱戏,所以他们愿意带着好戏前来,一次次返场谢幕,一次次又拉开幕布重回台上,只为观众的认可和热情。



说了这么多

你是否想来感受一波丝路中心的高质量看展体验呢?

在“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举办期间

不仅有国粹京剧的经典传唱

更有超多大型文艺演出、艺术展览、

艺术嘉年华、云上艺术节精品荟萃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