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赴京观赏“梨园视界”展

  • 时间:
  • 浏览:112
  • 来源:爱戏网

赴京观赏“梨园视界”展

扬州网讯(记者丁鹤林)

        5月初,咚咚锵中华戏曲网负责人给孙觉非给记者发来邀请信息,他的人个戏曲舞台摄影展将于5月6日在北京戏曲博物馆展

        孙觉非,男,北京人,著名戏曲舞台摄影家,现为北京市京剧剧昆曲振兴协会理事,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

        2000年创办“咚咚锵中华戏曲网”,曾荣获第二届电信杯“中国优秀文化网站”艺术类榜首,最高日均访问量曾突破三万人次,是中国创办时间最长且最具影响力的戏曲网站。

        2012年,因创办戏曲网站和拍摄戏曲舞台剧照成绩卓著,获得北京市京昆振兴协会颁发的“弘扬京昆特殊贡献奖”。

        孙觉非摄影作品曾在《中国文化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娱乐信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中国京剧》、《中国摄影师》、《戏曲艺术》等多家报纸、杂志及各大门户网站发表,并多次用于国内外重要演出、宣传画册、海报。舞台摄影作品曾被《中国摄影师》杂志专门绍。自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国摄影师》杂志开设专栏,每月一篇专文介绍舞台摄影审美理念与拍摄方法,受到业内外人士一致下评。

        记者是位京剧迷,几乎观赏过孙觉非的所有戏曲舞台精品剧照,对孙觉非十分崇拜。于是,在前年一次京城新闻界朋友的聚会上,记者向孙觉非先生学习戏曲舞台摄影。

        用好事多磨来形容记者赴京采访《梨园视界——摄影家孙觉非舞台艺术摄影展》,再恰当不过了。5月6日,他的艺术摄影展在京开幕,我因去沪采访“上海名家名票大型京剧演唱会”而作罢。后改为21日赴京,又因临时确定举办四省市流派名段演唱会,脱不了身,真是大伤脑筋!19日晚,我接到孙觉非老师发来的信息:“根据戏迷观众要求,摄影展决定延期至5月底。”这太好了!于是,5月25日晚9:15,记者乘夜车于26日上午7:30抵京,接着坐地铁来到了戏曲博物馆。

        此次展览展出了40幅由他拍摄的戏曲舞台摄影作品,照片上既有名家,又有新秀;既有戏装照,又有清唱照;既有单人照,又有群像照。这些作品凝聚着戏曲舞台摄影家孙觉非对舞台摄影的艺术追求。

        他的戏曲舞台摄影风格大气简约、动静相宜、情绪及表演节奏把握精准,加之构图讲究,使用品不仅具有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而且能巧妙地展现出戏曲之美和舞台神韵,令观者回味无穷。

        如2014年6月22日晚,北京长安大戏院,孙觉非去采访北京京剧院当红老旦康静等主演的《杨门女将》,拍摄了康静饰演的佘太君带领八姐、九妹等挂帅出征的剧照,除了把握舞台人物的情绪外,还通过巧妙构图定格画面,既是群像,同时又主次分明,很好地体现出佘老太君爱国的情怀,受到演员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再如2011年12月31日,国家大剧院·戏剧场,上海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和浙江省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声联袂演出京剧《华容道》谢幕花絮:扮演关公的李玉声和扮演曹操的尚长荣的拥抱,不是礼节性地点到为止,而是两位紧紧地抱在一起,这既是艺术家之间的惺惺相惜,同时也承载了李、尚两家父一辈、子一辈世代交往的百年情谊,照片的背后有无尽的感人故事。

        前来参观影展的人群中,有一些是戏曲摄影爱好者,他们当场向孙觉非老师请教艺术舞台的摄影应注意哪些问题,孙觉非耐心的一一作答。

        孙觉非老师认为,单纯捕捉演员的高难度动作是不够的,必须抓住演员最美又不脱离剧情与人物的瞬间,做到形种兼备;拍摄演员群像,既要注意单个演员的状态,又要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交流;拍摄演员清唱,眼神和口型尤为紧要。有时,为了表现特定的角色状态,我有时也会采用特殊的拍摄手法。他指着一幅著名行黄德华主演的《群英会·回书》那幅剧照说:“舞台拍摄一般来说忌讳仰视镜头,但在这张艺术照片的拍摄中,我却尝试利用仰视角度突出甚至夸张剧中人物蒋干的表情,从而达到了特殊的审美效果。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王志怡、康秉钧、赵永伟等到现场祝贺并观看了摄影展。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