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上海京剧院的洋学生周末结业

  • 时间:
  • 浏览:135
  • 来源:爱戏网

    艺术无界 学海无涯 

    上海京剧院的洋学结业 



 

■ 洋学生们爱上中国京剧 

 

  “洋学生”结业啦!日前,周信芳戏剧空间,迎来了一场颇为国际化的跨界演。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19名在读大学生刚刚结束为期3周的沉浸式京剧体验课程,与自己的老师共同献上了一台趣味横生的结业汇演。

  说起对这群学生的印象,带教老师们都赞不绝口:“他们太优秀了!”3周时间里,同学们用1周时间了解京剧理论,2周时间分组学习《萧何月下追韩信》《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拾玉镯》《秋江》《铡美案》6个经典剧目选段。要让零基础的国学生学会,对老师们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与以往的“京剧跟我学”的学员们不同的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们学起戏来嘴边总会挂着为什么,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每个动作都分解吃透才会开始反复练习,所幸老师们都拥有非常丰富的舞台经验,解释起来毫不费力,学生们触类旁通,学习进度自然也一日千里。

  文戏表演中,同学们抖起水袖来毫不含糊,脸上虽未施油彩,大家却用自带的化妆品在眼角刷上了两抹红晕。武戏选段里,大家穿上了印有京剧院标志的T恤,清一色的蓝白条运动裤和飞跃球鞋,耳边只闻舞剑弄枪的风声。除了六出经典剧目选段的展演,同学们还秀出了自己平日特长,有乐器合奏、歌剧、重新编曲的流行音乐等多样节目。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大提琴的加尔文一人客串了3个节目,由于身高太高,他在《拾玉镯》里扮男所穿的戏服还是院里跟票友借的。从小学歌剧的张维效一直是大小嗓混用,在学了老生唱腔后,她开始学会用本嗓唱戏,对她来说也是一次全新体验。课程的主教老师严庆谷特别为大家演唱了一段英文版的老戏《搜孤救孤》,使得这群“洋学员们”惊叹连连。

  16位艺术家及专业演员倾力传授,超过120小时刻苦训练,整个学习期间,学员们还参与了梨园影像的拍摄,观摩了“京武会”的演出,以及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从台前幕后更深入地了解京剧艺术戏曲文化和中国美学。演出尾声,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将一把写有“艺术无界”的折扇赠予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们,并感言:“希望有一天,你们回来这里,即使只是飞过这段地平线,会想起曾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学到过一些东西,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学习中文已经4年的数学专业在读生威廉表示,他素来喜欢通过学语言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这三周的学习让我更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京剧这门艺术。回到美国后,我们要告诉普林斯顿的同学们,我们这次来上海学京剧的经历,告诉他们京剧有多美。”

  无论是从未来过上海的“洋面孔”,还是从幼年便跟随父母旅居国外的中国学生,这次体验课都成了他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