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河南京剧艺术中心演出活动走进洛宁
- 时间:
- 浏览:188
- 来源:爱戏网
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2020年度“舞台艺术送基层”演出活动有关要求,8月28日,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演职员工从郑州专程赶到洛宁,为城郊乡在礼村老百姓演出《秦香莲》《豆汁计》《霸王别姬》《古城会》等经典名剧,把最精彩的国粹艺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百姓心坎上。
在礼村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群众以饱满的热情,诚挚的敬意,欢迎远道而来的省京剧艺术中心全体演职人员。省委统战部驻在礼村第一书记曹华伟代表全体村民,衷心感谢艺术家的惠民慰问演出。
演出结束后,村民们主动帮助演员们收拾道具,演员们被观众的热情深深打动,不断感激地说,“这里的民风太好了,乡亲太淳朴了……”近年来,在礼村广大群众,在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在驻村干部和村两委一班人脚踏实地、拼搏奋斗的带领下,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河南省“舞台艺术先进文化进基层”是一项重要惠民活动。坚持公益性演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文艺作品、新创剧目以及经典保留剧(节)目送到基层,以引导和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让人民群众共享艺术发展成果。
据了解,8月29日至9月1日,省京剧艺术中心还将分别在景阳镇孙洞村、涧口乡高湾村、回族镇王西村、城关镇西街村进行8场演出,开展为期4天的“舞台艺术送基层”演出活动。
【相关链接】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京剧于2010年11月16日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1790年,为庆祝乾隆皇帝八旬寿辰,四大徽班陆续进京献艺,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中国京剧史的序幕,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原河南省京剧院,诞生于1945年8月,是目前河南省唯一的京剧专业表演团体, 创演的《传枪》、《红管家》、《好媳妇》等优秀剧目,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该院在国家和省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艺术名家荟萃,剧目精彩纷呈,是我国著名的京剧院团之一,深受广大戏迷喜爱。1982年出生的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副主任张帅,黑龙江佳木斯人,是京剧名家王平的弟子,2011年调入省京剧院成为业务骨干工作至今,表演细腻、扮相英俊、嗓音洪亮、武打精彩,深受群众喜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