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何铁军:从台前到幕后,戏曲情依旧

  • 时间:
  • 浏览:142
  • 来源:爱戏网

何铁军:从台前到后,戏曲情依旧

腾讯旅游新疆

企鹅号

        何铁军,作为新疆京剧艺术的领头人,逐渐从京剧专业演员转向幕后,现担任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导演。

        12岁进入艺校学习京剧,18岁进入市京剧团,从舞台上的老到幕后的编剧,再到国家一级导演,何铁军见证了京剧在新疆的发展变迁。

        他直言道,他们正身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最好时刻和硬件环境,享受着前人所没拥有过的优良条件。

#01

最初,京剧只是我谋生的手段

        何铁军从小生活在一个艺术气息浓厚的家庭,他的父亲是新疆知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剧作家何德生。

        受家庭氛围的熏陶,何铁军12岁就加入了乌鲁木齐市艺术学校的京剧班学习,这段时间的启蒙,也让年幼的何铁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在学习京剧的同时,何铁军也曾为此感到担忧,担忧未来要如何谋生,而自幼时接触的京剧便成了最好的选择,这一演就是40余年。

        1982年毕业之后何铁军加入了乌鲁木齐市京剧团,七年的苦练是他日后发展最好的基石。



#02

家里人说:“别干了,回家。”

        “头两年家里人来京剧团看我,看到我掰腿练功的可怜样,和我说咱别干了,回家。”

        刚加入京剧团的何铁军就饱尝练功的艰辛,期间造成的伤痛现在还困扰着他。腰部和脚部的旧伤仍会隐隐作痛,为了学好京剧的基本功,何铁军可是下了血汗功夫。

        毯子功,腿功,靶子功以及身段功,这四门功课是对形、体的塑造,对身体是巨大的考验。自幼懂事的何铁军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立志钻研,潜心修炼老生中的麒派。

        在苦练好的基本功之后,他追求好形象、好嗓子,把角色演活演透,在台上的何铁军以一板一眼、韵味十足的精气神讲述历史朝代兴旺、忠臣孝子大义。

        1989年,何铁军报考了中国戏曲学院导演和新闻专业,学习舞台剧的编剧和导演工作。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在经过一年的备考,踏入了戏曲学院的大门。

        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和琳琅满目的课程,何铁军深感无力,他看到了自己与墙世界难以跨越的鸿沟。

        对于刚入学的他而言,京剧也许只是谋生的手段,他不知戏情、戏魂是何物,不知戏剧渊源的历史,甚至连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与时代脱节。

        对于何铁军来说,那两年是知识积累至关重要的两年,他享受着京剧和戏曲魅力的同时,做到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03

京剧也可以更接地气

        学成归来的何铁军在剧团里身兼多职,他既能写剧本,又能导演节目,需要的时候更可以粉墨登,拿起老生的本行。

        作为剧团的老编剧,他主动请缨创作了原创京剧现代戏《石榴红了》。何铁军说,《石榴红了》以乌鲁木齐发展变化为背景,讲述在石榴大院发生的百姓故事。

        剧中有优秀青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创业的故事,有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感人故事。主人公都是普通人,用平实的语言,反映乌鲁木齐各族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从生活中汲取养分丰富创作,再通过艺术表演让更多人了解京剧这一传统文化,何铁军和他的同事们常常活跃在乡村、社区,将惠民演出送到基层。他也常常作为客主持,在演员演出间隙,为现场观众讲解京剧的基本知识。

        何铁军说,作为京剧人,传承京剧艺术最大的意义,就是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效传播,让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传统美德代代传承,而这也是他作为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

        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京剧团的演职人员们没办法站在舞台上为戏迷们带来演出。

        何铁军说:“去年站在五彩缤纷的舞台上,如今我们站在支援抗疫的舞台上。”

        看到逆行者、志愿者奔波的身影,何铁军和京剧团的团员们将这些抗疫英雄的家国情怀融入戏歌、散文,配乐诗朗诵,京歌等文化作品歌颂抗疫勇士,为中国人民加油鼓劲。

        为了更好地在新时代推广京剧,何铁军迈进了年轻人的阵地——快手平台。迄今已有20部作品在公众平台发布,涵盖入选了快手“文艺中国”23部现实题材的剧目。



作者:郭杨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韩雨琪



来源:在新疆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

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启幕

 7月25日下午,第十届“和平杯”京剧小票友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在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5号举行,标志着这项承载青少年京剧艺术传承使命的盛事正式启幕。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

2025-07-28

Explore the Art of Peking Opera Facial Makeup — On the “Peking Opera Masks” Channel

Onthe"FacialMakeup"channelatAixiw.com,you'llimmerseyourselfintherichandcolorfulworldofPe

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