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于魁智、李胜素:优秀传统文化应代代相承京剧艺术_
- 时间:
- 浏览:166
- 来源:爱戏网
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优秀传统文化应代代相承
“京剧艺术要薪火相传 ,京剧的海外传播也要一代代接力下去。”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于魁智和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近日受邀参与四海同春·2021年全球华侨华人新春云联欢节目制作 ,合作演绎了交响京剧《神州礼赞》 ,云联欢将于北京时间2月26日与观众见面。
资料图: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右)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京剧院一团团长李胜素(左)。
于魁智和李胜素是“四海同春”慰侨访演的老朋友 ,过去十余年间曾多次随“四海同春”艺术团赴世界各地演出。回忆慰侨演出的经历 ,让于魁智印象深刻的是海外侨胞们对京剧艺术的喜爱。“虽然他们旅居海外多年 ,但京剧的伴奏一响 ,台下总是掌声雷动 ,大家还能跟唱一些耳熟能详的唱段。”
“对我们来说 ,每次出国访演不仅是完成演出 ,也是在传播中华文化、传递中国声音、传递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于魁智表示 ,前辈梅兰芳先生早就把京剧带向了世界 ,他要沿着前辈的道路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他说 ,过去总觉得外国人看不懂京剧 ,早年间出去都演《闹天宫》《三岔口》《雁荡山》等武戏 ,观众大多是看热闹 ,如今《凤还巢》《将相和》和《太真外传》这样的文戏也走出去了。李胜素对此也深有感触 ,“近年来我在海外演出时场下都是座无虚席 ,记得有次演《白蛇传》 ,结束时外国观众为了表达喜爱 ,向台上扔了很多玫瑰花 ,在他们看来中国戏曲很神奇 ,好玩好看又好听。”
如何让京剧更好地走出去?于魁智建议在文字的翻译工作上多下功夫。“唱词的翻译要尽量做到准确 ,同时宣传册上的剧情介绍也要翻译好 ,让观众入场前就对内容有初步了解。”
他表示 ,国家京剧院近年更多地携全本大戏赴海外演出 ,通过充分的前期宣传、精心的字幕制作、邀请当地知名艺术家协助导赏、表演中适当增加表情和动作幅度等办法 ,让国外观众看得懂。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 ,从艺近50年 ,于魁智仍然被京剧的魅力深深吸引。“我10岁开始学戏 ,从无名之辈一步步通过舞台实践走出来 ,现在演每一场戏仍然会带着兴奋的心情 ,充满创作的激情 ,京剧已经成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融入到血液中。”
“我们把所有的精力投入戏曲中 ,没有其他爱好 ,也没时间思考其他问题。”李胜素说 ,她和于魁智现在每年演出不少于100场 ,每次演出前都会深入排练场 ,对青年演员的一招一式手把手指导。
李胜素表示 ,学习戏曲艺术是漫长又辛苦的历程 ,从小就要苦练基本功 ,没有10年的时间 ,一个戏曲演员不可能站上舞台。“京剧有‘传帮带’的优良传统 ,我们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 ,要把前辈艺术大师留下的宝贵经验和艺术品德传递给青年演员们。”
“如今京剧的观众呈现年轻化趋势 ,‘追戏’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于魁智说 ,去年西安演出时 ,在后台遇到很多年轻人 ,能感受到他们对京剧艺术的热情。
在于魁智看来 ,京剧艺术需要传承 ,京剧的观众也需要培养。“未来希望通过表演吸引海内外更多的青年人热爱、传扬京剧艺术。”(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