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首次以京剧表现藏族风情,周利:最关键还是要用心 京剧伴奏_

  • 时间:
  • 浏览:159
  • 来源:爱戏网
  • 京剧伴奏
  • 首次以京剧表现藏族风情  ,周利:最关键还是要用心 

    周利(中)演绎卓玛

            重庆京剧院创排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天路彩虹》里  ,美丽的藏族姑娘卓玛令人印象深刻。她不但完成了大学学业  ,也从同学赵亮那里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在重庆京剧院副院长、梅花奖得主周利的精彩演绎下  ,卓玛就好像舞台上一个动人的童话。不过  ,对于重庆戏迷而言  ,京剧表现藏族风情的作品比较少见  ,而拥有丰富舞台经验的周利也是首次演藏族角色。如何塑造这一全新形象呢?周利接受了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采访。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在你眼里  ,卓玛是怎样一个形象?

            周利:她是非常典型的藏族女孩  ,活泼、大方、善良、勇敢、坚强  ,她同时又上过大学  ,与同龄藏族姑娘相比更有文化 ,个性更开放。她也代表了藏族百姓对青藏铁路开通的期盼。这个戏里卓玛主要有两条线索  ,一个是跟赵亮的感情线  ,一个是代表藏族人民对青藏铁路开通的期盼  ,总的来说  ,她就是戏里美和善良的体现。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你是第一次演绎藏族角色  ,如何把握人物?

            周利:这是我第一次  ,也是重庆京剧院第一次有藏族的角色。演绎任何角色都要从人物个性入手 ,具体到卓玛  ,她的经历其实非常单纯 ,她跟赵亮是大学同学  ,同样的专业 ,赵亮接到任务修青藏铁路 ,他们约定铁路通车那一天就坐上列车去北京赵亮家结婚  ,这个寓意非常美好 ,可以说  ,卓玛就是舞台上一道美丽的光芒。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很多观众好奇京剧如何诠释藏族风情?

            周利:不论是传统戏还是现代戏 ,对于主创来说最重要还是要用心  ,用心去塑造角色、安排情景、设置冲突  ,这些都没问题了之后  ,再通过京剧的唱念做打形式加以表现  ,当然这个戏现代性更强  ,传统的东西少一些  ,观众们会欣赏到优美的藏族歌曲京歌  ,藏族元素的音乐与南梆子、流水等京剧传统板式结合  ,也能发出一种别样的美。另 ,在妆容上也与传统戏不一样  ,根据藏族同胞的特点做了高原红的底色  ,服饰方面也很考究  ,富有民族味道。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整部作品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周利:最让我感动之处是修路人对青藏铁路的付出  ,这其中很多细节  ,比如张大成的妻子身患绝症也不告诉丈夫  ,王占奎的牺牲等等  ,非常感人  ,从我扮演卓玛的角度来看  ,这部戏演出了藏族人民对修路的期盼和向往 ,藏族同胞祖辈们一生都走不完的路  ,因为青藏铁路修通以后一天就能去北京  ,真的就像歌里所唱 ,带领藏族人民走进了人间天堂。

    

    猜你喜欢

    京剧伴奏乐器竹笛

    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调笛。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回。古人谓“荡涤之声”,故笛子原名为“涤

    2022-05-16

    京剧伴奏乐器小锣

    也属锣的一种,因锣面较小而得名。铜制,圆形,直径约22厘米,中心部稍凸起,不系绳。演奏时用左手指支定锣内缘,右手持一薄木片敲击发声。它的音色明亮清脆。小锣在京戏中也称京小锣,它

    2022-05-16

    京剧伴奏乐器梆子

    梆子,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

    2022-05-16

    京剧伴奏乐器海笛

    海笛又称小唢呐。杆长22~30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23厘米的(又称“三吱子”)。引流行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音色柔和,多用来独奏或合奏,尤以与二胡等合奏更为动听,

    2022-05-16

    京剧伴奏乐器单皮鼓

    单皮鼓又称小鼓。是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指挥乐器,演奏时用两根细竹(通称鼓箭子、鼓签)。指挥方法用底鼓,有时并配合手势,各种乐器都随着它的指挥来演奏。歌唱时辅助板打节奏。司鼓、板者称

    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