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 京剧名家李光来黑龙江传戏京剧伴奏_

  • 时间:
  • 浏览:123
  • 来源:爱戏网
  • 京剧伴奏
  •     京剧名家李光来黑龙江传戏

            “一路之上心暗想  ,去从彷徨无主张。”京剧《野猪林》第七折青年演员曹阳饰演的林冲场。8月25日  ,黑龙江省京剧院剧场台下  ,有一位大大的眼睛、身材稍瘦的老先  ,紧张扇动手中的折扇  ,一边看着台上的演员  ,一边观看屏幕的画面  ,表情不断变化  ,好像在帮着演员使劲。

            这位老先生不是别人 ,正是我国当代京剧舞台上不可多得的文武兼备老生名家李光。如果你不是戏迷不是票友  ,或许对李光的名字有些生疏。但五十岁上下年龄的人 ,一定都看过一部现代京剧《平原作战》  ,对戏中大大眼睛的“英雄的儿子赵勇刚”一定记忆犹新  ,这位武生赵勇刚的扮演者就是李光。

            今年79周岁的老先生李光  ,自幼受家庭熏陶  ,九岁正式登台和父亲李宗义(著名高派须生)同台演出。他戏路宽广 ,唱做吃重的文武老生戏《野猪林》  ,短打武生戏《三岔口》  ,《白蛇传》中的大嗓小生许仙  ,以及《八仙过海》中的吕洞宾  ,《闹天宫》中的孙悟空等都得心应手  ,还能演《空城计》一类正工老生戏  ,代表作是《汉宫惊魂》。

            年近八旬  ,李光先生一点不显老  ,眼镜片挡不住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此次受邀专程来到黑龙江省京剧院  ,是为“当代名家传艺工程”  ,指导省京剧院排演传统名剧《野猪林》  ,并亲自导演向国家报送的京剧名段汇报片。

            “年幼的时候就学戏、练功  ,说我是纯武生吧  ,还有个嗓子。我父亲就是‘高派’老生 ,京剧都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李光说  ,“这次受邀来给黑龙江省京剧院排演《野猪林》  ,又发现一个好武生  ,曹阳的功夫唱腔都不错  ,而且是一辈传一辈的  ,提起他前辈的艺名我都知道  ,都是京剧世家啊。”

            京剧的唱功、做功都是童子功 ,别看李光老先生快八十岁了  ,腿脚、嗓子都很见功夫。见曹阳眼神和动作不到位  ,老先生利落地跨上舞台 ,接过长枪就示范给他看  ,眼神还是那么亮。

            李光也不无忧虑的说:“文武老生很难啊  ,现在一是年轻演员舞台实践机会少  ,二是缺少好老师带  ,三是没有好演员做示范。我就是要起到为老一辈树碑  ,为年轻人遇水搭桥的作用。我认为传承京剧最好以武戏为主  ,先从培养观众爱看着手  ,慢慢再吸引看文戏。京剧在国也有相当的位置 ,我们年轻的时候经常出国演出。”

            李光先生不是第一次来黑龙江  ,说起与黑龙江省京剧院的缘分 ,老先生有点小得意。他说 ,这是我第三次来哈尔滨  ,第一次是参加国家重点京剧院团评估  ,黑龙江省京剧团被评为全国十大重点京剧团之一 ,在我国北方省份能有这样的殊荣很难得啊。第二次是来做评委 ,评选优秀京剧演员。黑龙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也是出人才的好地方。

            电影现代京剧《平原作战》  ,让李光一夜成名。大大的眼睛  ,敏捷的功夫  ,华美的唱腔  ,《平原作战》男主角赵勇刚的形象深入人心。当年33岁的李光正是风华正茂的年代  ,与李光联袂的还有吴钰章、高玉倩、袁世海和李维康  ,都是当今最富盛名的京剧名家

            《平原作战》除了大量精彩的唱段  ,让人眼花缭乱、种类繁多的武打场景成为《 平原作战》区别于其他京剧现代戏的特点之一。虽然《平原作战》中不少唱段都被广为传唱 ,却没有像《红灯记》、《沙家浜》这些样板戏一样被普遍排演。这不仅是因为《平原作战》的角色众多  ,任何一个演员的羸弱都会影响全剧  ,更是因为像李光这样文武兼备 ,能在剧中承担大量高腔唱段  ,又能在全剧10场中每场演出众多武戏场景的演员太少。

            提起现代京剧  ,李光老先生感慨的说:“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  ,包括《平原作战》等剧都是因为当年拍摄了电影 ,才能让广大观众普遍接受和喜爱上京剧  ,很多五十岁以上的人喜爱京剧也都是从欣赏现代京剧开始的。现在  ,京剧进校园也开展起来  ,京剧的传承更重要的是从娃娃抓起。”

            据省京剧院院长李钟绍  ,“当代名家传艺工程”是省京剧院的重点项目之一 ,这次特邀李光先生来排演传统京剧《野猪林》两场片段  ,经过一周的排演已经顺利拍摄完成  ,演出成果录像片有机会将会向观众播出。

    

    猜你喜欢

    京剧伴奏乐器竹笛

    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调笛。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回。古人谓“荡涤之声”,故笛子原名为“涤

    2022-05-16

    京剧伴奏乐器小锣

    也属锣的一种,因锣面较小而得名。铜制,圆形,直径约22厘米,中心部稍凸起,不系绳。演奏时用左手指支定锣内缘,右手持一薄木片敲击发声。它的音色明亮清脆。小锣在京戏中也称京小锣,它

    2022-05-16

    京剧伴奏乐器梆子

    梆子,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

    2022-05-16

    京剧伴奏乐器海笛

    海笛又称小唢呐。杆长22~30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23厘米的(又称“三吱子”)。引流行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音色柔和,多用来独奏或合奏,尤以与二胡等合奏更为动听,

    2022-05-16

    京剧伴奏乐器单皮鼓

    单皮鼓又称小鼓。是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指挥乐器,演奏时用两根细竹(通称鼓箭子、鼓签)。指挥方法用底鼓,有时并配合手势,各种乐器都随着它的指挥来演奏。歌唱时辅助板打节奏。司鼓、板者称

    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