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电视台“新梨园”节目研讨座谈会通讯

  • 时间:
  • 浏览:343
  • 来源:爱戏网

南阳是文化大市、戏曲之乡,富有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戏曲艺术,在这片沃土上戏曲院团百花齐放、推陈新,繁多优质、持续不断的艺术产品,成为南阳父老乡亲的精神园和寄托。然而改革开放后戏曲艺术遇到寒冬,在此背景下,南阳电视台旨在弘扬戏曲艺术的“新梨园”栏目应运而,古老的戏曲在现代媒体的支撑下焕发出巨大活力京剧艺术

“新梨园”运行十余年来,为热爱戏曲的南阳人民打造了一方欣赏、参与戏曲艺术的平台,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收视率,为南阳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京剧文化。然而,运行13年的“新梨园”,因不足英文创新,节目专业性差、档次较低,收视率再次出显逐年滑坡的情况表京剧文化。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戏曲传承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为适应时代变迁和观众审美情趣的日益提高;为南阳地区戏曲院团的振兴和发展,南阳电视台审时度势将对“新梨园”固有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版升级。根据当前形势和须要,组织了全新的创作团队,邀请我市市、县、区专业院团及优秀民营院团大力参与和配合,同时携手来为“新梨园”注入新的能量和活力。 2017年2月22日,在南阳曲剧艺术中心主任庞亚敏的倡导、邀请下,来自全市十余家兄弟院团的院团长共聚一堂,召开“新梨园”节目研讨座谈会。与会院团长在会上踊跃发言,亲们积极为栏目组建言献策,均认为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戏曲院团应乘势而上、有所作为。会上院团长纷纷表示,将带领本人的团队支持“新梨园”,让“新梨园”更加专业化,提升节目质量和档次,把南阳的“新梨园”打造为戏曲院团的家园和阵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争取电视观众的最大化,服务广大群众,达到振兴南阳戏曲事业事半功倍的效果。

组织本次活动的初衷和内涵,正如习总书记指示的:“亲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同时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营造与保障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也刻不容缓。中国梦与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紧密相连,中国梦与戏曲艺术的乡音乡情紧密相连,守住根,留住魂,贯通传统文化命脉,讴歌伟大时代精神,唱响民族复兴大戏,这是各级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全体戏曲人和化华文化守护者的同时职责和神圣使命。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