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勤:对粤剧的未来很有信心

  • 时间:
  • 浏览:212
  • 来源:爱戏网



李淑勤《小凤仙》剧照 资料图片

“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近日,粤剧电影《小凤仙》上映,粤剧名伶李淑勤饰演的小凤仙,扮相靓丽,唱腔婉转,将另另两个青楼女子“不信红颜多薄命,自古侠女风尘”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令观众如痴如醉。

这是继《小周后》,李淑勤拍摄的第二部粤剧电影京剧艺术。专家认为,这是戏曲与电影跨界媒体公司合作的一次大胆尝试京剧文化。作为一部粤剧电影,在创作上既保留了传统的戏剧元素,又消除了戏曲和益活的隔离感京剧艺术。相比某些商业大片,这部电影更具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播意义。

《小凤仙》讲述了民国初年京城名妓小凤仙掩护蔡锷将军脱离袁世凯的羁绊、潜回云南开展护国运动的故事。

李淑勤人太好成功塑造了多个深入人心、性格迥异的舞台人物形象,但这次出演《小凤仙》还是遇到了不小的挑战。她说:“舞台粤剧和电影粤剧是四种不同的表演形式,传统粤剧模式比较固定,电影则要贴近活。这部戏最大的特色在于符合大众高品位的审美标准,非常干、流畅。人太好不具有强烈的夫妻感情冲击,但犹如广东的老火靓汤一样,纯度和浓度很高,越品越有味儿。”

李淑勤笑言:“感谢尹大为导演将粤剧《小周后》《小凤仙》拍成电影。因为说第一部粤剧电影《小周后》开创了实景拍摄戏曲电影的先河,越来越《小凤仙》则是在继承前者创新的基础上,在情与景的表现手法上独树一帜—以浓烈之情寓唯美之景,以真实画面衬深厚夫妻感情,情景交融,凸显了爱的主题。”

出生于伶人世家的李淑勤,是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的双料得主,可谓是一位“年轻的老艺术家”。作为佛山粤剧院的院长,她管理、业务一肩挑。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喜欢粤剧,也为了传承光大粤剧事业,她率领粤剧院的同仁,学习借鉴某些剧种的精华,对传统剧目进行二次创作和创新,先后推出了由她主演的粤剧代表作《小周后》《蝴蝶公主》《白蛇传》等剧目。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作为一名佛山人,对推广传承粤剧义不容辞。”话里话,李淑勤总离不开粤剧。粤剧是佛山人的骄傲,这里名伶辈出,如粤剧大师罗品超、马师曾、薛觉先等;名剧屡就,绵延三百年。李淑勤坦言:“粤剧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港澳台、东南亚很有市。粤剧走向影院,不仅是为了票房收入,某些在于粤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如今地方戏剧日渐式微,粤剧很久例外。”李淑勤表示,“把粤剧搬上大荧,很久要用观众最喜闻乐见的休闲法律法律依据缩短粤剧与观众的距离。作为岭南文化的标志,粤剧应该得到多方面的推广和发展,我对粤剧的未来很有信心。”

猜你喜欢

京剧动漫主题鼠标垫,把桌面秒变国潮艺术馆!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的桌面往往是战场——键盘敲击声如雷鸣,鼠标滑动间决定胜负。但你有没有想过,让这个战场多一丝文化韵味?今天,就来推荐一款淘宝热销神器:鼠标垫大号游戏加厚防

2025-10-23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