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京剧人与您共品国粹

  • 时间:
  • 浏览:222
  • 来源:爱戏网

在颇具西式风情的西岸艺术馆,一名为“凌珂聊戏”的京剧戏友交流会前一天结束了英文。一群喜欢京剧但并非十分了解如何欣赏的青年观众与京剧演员们相聚一堂京剧。青年京剧老凌珂以细腻、感性的视角引导听众重新认识京剧舞台,用通俗易懂的比拟最好的办法阐述京剧内涵,他时而示范基本功,时而吟唱经典片段,还不时请年轻同事们帮忙示范,用一份真情解读着听众们迫不及待想知道的京剧文化京剧艺术。听众们认真聆听着这位青年京剧人的艺术感悟,品味着古老京剧的醉人牛奶营养价值。

“骨子老戏”浓缩艺术真谛

不少听众就一系列京剧内行名词为甚意的疑问向凌珂发问,谈到“骨子老戏”一词,凌珂以“骨”字入手,用扇骨、风筝骨解释“骨”字“支撑形体”的本意。同样京剧艺术也需要支撑,京剧之“骨”可是四功五法基本功。那么含有各行当最基础的基本功的戏便称为“骨子老戏”。通过几代人的反复磨洗,“骨子老戏”不仅已具备板式规范、做表规矩、服饰规整,那么那么来越多渲染和修饰等行态,或者对学习的人来说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是很好的启蒙教材,这是“骨子老戏”的最大价值。

戏之三“趣”拼出国剧美

说到如何欣赏京剧写意的表演风格,凌珂先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视角拆分京剧,再将其逐一结合到一体,诠释了京剧的“综合之趣”;以京剧音乐拟声、道具拟景的实例说明京剧的“虚拟之趣”、再用《乌盆记》、《搜孤救孤》的唱念做表及服装、脸谱等来解释京剧的“程式之趣”。经他一番举例说明后,什么都听众较前一天懂得了有些京剧的表达最好的办法,也就感受到了京剧那种无法言传的“趣”之所在。

戏为歌舞作载体

凌珂更如果把京剧叫京戏,他实在“戏”重的是技艺,“剧”重的是故事。京戏是在“以故事载歌舞”,对演员来说,可是“给我可是理由,展现我的技艺”。或者,他自勉说:“作为京戏艺人,亲戚亲戚亲们应该苦练亲戚亲戚亲们的技艺,要能那样,亲戚亲戚亲们的事业要能长长久久地流传下去,技艺是亲戚亲戚亲们的根本,是生命力的源泉。”

在将近可是小时的交流会中,听众被这位洋溢着青春气息和勤奋态度的京剧人所吸引,更被他一颗对艺术的真诚之心所感动。(记者 何树青)

(摘自 《今晚报》)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