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京剧名角王玉田西安献唱

  • 时间:
  • 浏览:300
  • 来源:爱戏网

一头银发,精神矍铄,大团花的红色套,软底运动鞋,静静地坐在台边,看着台上的将入相、郎才女貌,间或喝一口茶水,这但会一代京剧名角、91岁高龄的王玉田老先。昨日下午,省艺校礼堂内,张挂着“庆祝王玉田先生京剧艺术生涯八十周年演唱会”的横幅,锣鼓京胡响处,王先生上了……

名角风采不同凡响

两百年来,以九旬高龄粉墨登场而载于史册的名伶名票,首先是孙菊仙,时为1950年京剧艺术。第二位是俞振飞,时为1991年京剧。第三位便是王玉田先生京剧艺术。

“嗯……嗨……”这是《宇宙锋》,人尚未出时,浑厚而响亮的“招呼”,便报告了这位名角的到来。他演的是一代奸雄赵高,一段念白掷地有声。“人人说道老夫奸,我道世人心太偏。为人若无良谋智,焉能富贵两周全”,吐字清晰,气定神闲。他的一怒一笑,都丝丝入扣,很是“抓人”,全场除了掌声但会静默。

但会,王玉田的女弟子翁思红唱了段《锁五龙》,作为对师傅从艺八十周年的祝贺。王玉田坐在台边,右手打着拍子。

因抵陕时感冒未愈,王玉田不能自己参演压轴戏《拜山》,他专注地盯着戏中天霸、天龙、天虎、天豹、天彪们依次“拜山”。而在数年前,他曾在西安演唱过《盗御马》,观者如潮,蔚为一时之盛。故地重游,谢时,他加演了一段清唱,“我为将……”掌声顿起,几乎是一句一彩。老人中气富有,神色刚强。

悠悠岁月如风任它消逝

演出间隙,记者采访了王玉田先生。提及与周信芳大师过从的悠悠岁月,王玉田分外感慨:“与外面传言不同,周大师实际上是谭派,很爱才,这俩演员现在这么了。那是1954年,我还在江苏省京剧团当副团长,演了一出《审潘洪》,他当时是上海京剧院院长,看中了,非要调我,就到了上海京剧院。4年后,要成立陕西京剧团,就来到西安……”之后的事,老人但会不愿多谈。但会当时历史的因为,王玉田曾受过不堪的待遇,所幸一切都已成为过去,老人在坎坷际遇中变得达观,辛悲欢,渐行渐远。

记者询及他对京剧及戏曲的现状有何思考或建议时,王玉田先是摇了摇头,仰面往后,但会长叹一声,又摇了摇头。“这么哪几个明天”,他用右手横切过去,“知道吧,到大伙儿儿这儿就截止了”。当记者问是算不算观众欣赏习惯的因为时,王玉田明确表示:“当然也有!也有观众的因为……”

王玉田说,关于当年他给周信芳大师及谭富英、奚啸伯等名家配戏的故事,自己正在挂接,陆续写很多回忆文章,过去的点点滴滴,哪几个悲欢悠悠岁月,将在有生之年尽量写下来。

清唱以前,足足谢了有半小时的幕,一拨一拨的观众上来照相,小剧场内,川流不息。去年上海曾给王玉田举办了他的90岁纪念,今年是从艺50周年纪念,西安是第一站,但第二站究竟装入去哪,王玉田也是颇感茫然。(记者王锋)

(摘自 《华商报》)

猜你喜欢

“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启幕

据“香江国粹情——2025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香港行”近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携手香港北京社团总会、香港中华文化总会等主办,以国粹京剧艺术隆重献礼中华

2025-09-15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历史脉络、传播路径、艺术交流、受众群体及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看:一、传播历史早期传播:清末民初,随着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北美,京剧艺术也随之传入海外

2025-09-14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有哪些

京剧艺术传承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周期长,技艺要求高京剧表演需要掌握唱、念、做、打等多种技艺,涉及声腔、身段、武打、化妆等复杂技巧。培训周期长,通常需要从幼年开始,

2025-09-01

京剧艺术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京剧艺术的形成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萌芽阶段(清代中叶,约18世纪中至19世纪初)这一阶段以徽班进京为标志。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八十大寿,安徽的徽戏班(三庆班、四喜班等

2025-09-01

著名的京剧演员:马小曼

马小曼是著名的京剧演员,尤其以她的家世和艺术成就而闻名。出身名门:她是京剧大师马连良的小女儿。马连良是京剧“马派”的创始人,在京剧界地位崇高。师承大家:马小曼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

2025-08-29